返回
现代大师瓷器的市场及其发展前景[转]
首页
更新于 2021-04-01 05:01
      A+ A-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页

    元宝:
    若是没有太多的财礼购买古董的话,就买两件现代的精品瓷器,拿回家也挺养眼,家里有小孩的话,就要慎重考虑名人瓷器了,因为古董你一定会小心的放好,但是现在的名人瓷器多是放在家里显眼的位置,让小孩子打了,那就什么都没有了。
    名人瓷器的好处是赝品一般没有,因为制作这些瓷器的大师多数还在世,仿制也没有什么利润。
    缺点是升值空间慢,不是投资的好项目,但是玩玩的话还是可以的。
    ********************************************************
    “乱世藏金,盛世藏瓷”,据了解,我国目前有近1亿的艺术品收藏与投资者,其中以“捧瓷大军”最多。而在这庞大的“捧瓷大军”中,名人瓷收藏者占三分之一。近年来,各类瓷器展览会、拍卖会的不断举行。2004年,中国陶瓷艺术名人名作精品展首次在北京亮相,共展出陶瓷艺术作品500余件,分别出自中国工艺美术家王锡良、王恩怀,中国陶瓷艺术家刘平、周国桢等30位名家之手。去年,广州又举办了“2006年广州首届中国百年名人陶瓷精品、绝品展”。这个以景德镇近百年来的名家佳作为主体内容的展览,展品总数近3000件。
    各地的陶瓷市场上,名人瓷的交易也成为一股热潮。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武汉等地的藏品交易市场来看,当代名人瓷器的交易非常活跃。尤其“文革瓷”在收藏品市场上行情走势一直坚挺。
    武汉一家古玩店老板告诉记者,今年的市场比以往有了很大转变,以往人们都喜欢买老的瓷器,但随着名人瓷的升温,人们开始把眼光转向了名人名家瓷。
    当代名人瓷,就是指民国时期一批著名陶瓷艺术家的作品和建国后1959年获得国家首批“陶瓷美术家”称号的艺术大师创作的精品,以及后起获得国家“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陶瓷艺术大师”、“陶瓷高级工艺美术师”等职称的名人名作。
    当代名人瓷何以成为瓷器市场上的“新宠”?有关专家分析了个中缘由。
    其一,高古瓷器价位冲高,投资风险加大。从目前整个的瓷器收藏板块上看,高古瓷器因为价位冲高接近顶部,再往上投资的风险很大,造成其升值空间越来越难以把握,这一变化使得人们对于高价位瓷器的投资兴趣发生转移。近年来,一些资金能力有限的收藏投资者偏好开始向尚在低价区的当代名人瓷转移。
    其二,当代名人瓷艺术价值不断提升。新中国成立后,陶瓷制作艺术对传统工艺进行了良好的继承和开拓,特别是现代绘画大师林风眠、唐云、朱屺瞻等亲临景德镇参与陶瓷绘画,再加上众多制瓷高手和陶瓷教育家打破旧行规,培养了一大批瓷业人才,他们对瓷艺的创新和发展,使这些名人名作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近两年来,景德镇陶瓷艺术界新品迭出,精彩纷呈。诸多陶瓷艺术家纷纷加大了创新研发力度,更为注重的将作品考虑到了多样化需求,不仅对作品的用色、质感、器型等进行全方位的改良和创新,同时一些国际流行元素及搭配方式也被引入。瓷都景德镇的名人瓷也因之出现三大亮点:创新性强,技术和艺术价值和谐凸显;尊重收藏者心理需求,引入编号的概念;传统绘画流派赋予瓷器强烈的生命力。可以说,当代名人瓷新品为瓷器收藏界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其三,价格优势蕴藏升值空间。目前市场上一些中小名家瓷作价格一般在100至300元左右,而部分大师的瓷作,有些作品价格也只在800元至1500元左右,许多远没有达到其应有价位,升值空间显而易见。
    留心名人瓷陷阱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人们对当代名人瓷的关注,一些商家也在名人瓷上打起了主意。专家们指出,目前名人瓷收藏的突出问题正在影响着市场的健康发展。
    一是赝品、复制品陷阱。今年4月,景德镇市新闻出版局集中销毁了近千件薄胎瓷碗和瓷版画等“名人瓷”。被销毁的薄胎瓷碗的落款是景德镇市“薄胎大王”高梅生,瓷版画的落款是国家级工艺美术大师熊钢如。据悉,被销毁的“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建议使用【Firefox火狐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JIEQI_URL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