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如梦之梦
首页
更新于 2021-03-30 21:31
      A+ A-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页

    普什卡圣湖的黄昏
    圣湖边的母牛和小牛
    烟、酒、肉、鸡蛋、亲吻……
    在印度教五大圣城之一的普什卡(pushkar),通通都是禁忌。
    对于像我和铭基这样的食肉动物来说,“全城茹素”几乎是无法想象的一件事,更何况我们将要在普什卡住上好几天,直到过完洒红节(holi)才离开。铭基同学如临大敌般向我宣布他的“应对方案”—他发现距普什卡两小时车程的小镇ajmer(阿杰米尔)不禁荤腥,我们可以在那里先饱餐一顿肉食,再向圣城进发。今后的几天里若是实在受不了,也可以随时逃出来吃肉嘛……
    一下车我们就感受到了圣城的肃穆气氛。城市中心禁止汽车和三轮车通行,这种“福利”在印度可是极为少见。普什卡是个小城,只有一条主街,人口不过一万多,却拥有超过400座印度教神庙,居民都是虔诚的印度教徒。更特别的是小城虽地处沙漠边缘,却是围绕一汪湖泊而建—小小湖泊大有来头,传说它由创造之神梵天掉落凡尘的一朵莲花化成,那圣洁湖水足以洗去人世间的一切罪孽。再加上这里有全印度最出名的(也有说是唯一的)梵天庙,更为普什卡平添了几分神秘。
    黄昏时分,我和铭基按照规定脱掉鞋子走去圣湖边的石阶码头。前面是一群穿着飘逸纱丽的印度女人,后面跟着一头母牛和一头小牛。赤足行走无法避开石阶上各种动物和鸟类的粪便,有些还带着新鲜的体温,女人和牛却都丝毫不以为意。我们在湖边坐下来,望着围绕湖水的一圈白色和粉红色建筑,享受着暖暖的夕阳和久违的宁静,感觉竟好像回到了地中海边的某个小城。母牛领着小牛去湖边喝水,饱饮一顿之后,母子俩心满意足地慢悠悠爬上石阶走回城里。女人们蹲在湖边解开纱丽掬水沐浴,从后面能看到她们裸露的肌肤和内衣,甚至有人连内衣也一并除去—在如此保守的印度,看到这一幕真令我惊讶,可是她们做来无比自然,没有半点忸怩。或许在崇高的宗教目的之下,一切行为都沐浴着神圣之光,世俗的眼光轻如鸿毛。
    长长的纱丽铺在石阶上宛如绚丽彩虹,一大群鸽子铺天盖地地飞过,远处的信众在金色夕阳下虔诚地朝拜沐浴荡涤心灵。湖水静谧幽雅,说是梵天失落的莲花也不为过。这一切美如梦幻,让我想起印度神话中的那个故事—世界只是梵天的一个梦境,当他醒来的时候,整个世界便也随之消失。就像《金刚经》所说的“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就像《黑客帝国》中由计算机控制的那个虚幻的现实世界。
    梵天的睡去与苏醒正是创世与末世的轮回,这种说法让人着迷却又怅惘—我的一生只是你的一个梦而已。可是如果细究逻辑,眼前这圣湖的来历却又经不起推敲—既然人间世界只是天神一梦,那么“真实世界”里他手中那“真实”的莲花又何以掉落梦中的“虚幻世界”?我甚至疑心那莲花也有其神秘来历,因为相传在宇宙肇始之际,梵天就是从印度教另一大神毗湿奴肚脐里长出的一朵莲花中诞生的……梵天与莲花似乎总是如影随形,又或者这不过是人们想象力的懒惰?普什卡和我去过的任何一个印度城市都不一样,它既是印度教的圣城,有严格的禁令和庄重的气氛,同时又是一个典型的嬉皮小镇,满街都是金发碧眼自由散漫的欧美青年。他们总是一身“改良版”印度服饰,腕子上叮叮当当一大堆手镯手链,坐在路边小店里喝着鲜榨果汁,吃着水果麦片拌酸奶,或是在出售手工艺品的摊位前耐心地和老板讨价还价—拉贾斯坦邦的手工艺品一向精彩,而普什卡更是拉贾斯坦邦的一颗明珠。出产美丽手工艺品的地方通常都有出色的审美,普什卡不但整体建筑风格和谐典雅,就连便宜餐厅的室内设计也常让人眼前一亮,这似乎是与生俱来的艺术天分。
    据我观察,嬉皮聚集的城镇通常都有几个共同点:地方不能太大,物价一定要低,有灵性或是艺术方面的吸引力。而印度的神奇之处在于它的接纳和包容能力,不仅让神圣信仰与嬉皮文化并行不悖,自身还因此焕发出别样的光彩。印度的外国游客很多,旅游业热火朝天,可是很少听见人们指责印度旅游地“过于商业化”,或许正是因为精神信念与日常活动结合得如此紧密,人们毫不自觉地在两者之间自由移动—即便是在尘世的庸俗与琐碎之中,也要抱持一种超然的态度。
    反之亦然。我渐渐发现在某些方面,普什卡也并不是个那么“圣洁”的地方。有些旅馆和餐厅仍然偷偷出售啤酒,菜单上极为普遍的“speci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建议使用【Firefox火狐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JIEQI_URL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