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章李德妃故借好言相劝(上)
首页
更新于 2021-03-29 10:03
      A+ A-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页

    那刘娥随着芩月出了玉香楼,不觉已是正午,可城中却依旧是满大街的人群。二人挤入那人潮滚滚的集市之中,秀芳则在后头紧紧跟随,于人群之中步步紧盯。前头芩月、刘娥二人东绕一圈,西转一巷,也不知是这人忒多了些,亦或是芩月有所觉察,那秀芳一时之间与那二人渐行渐远。
    刘娥随着芩月走了约莫一个多时辰,方来到了行宫之处。那宫殿建于城南之郊,约占了四五百亩的地,四处皆是碧水环绕,去那宫殿,必先经过几道交错的碧水长桥,二人绕过了桥,才到了行宫大门之外。只见这行宫建于水上,四周一道宫墙所隔,只见那宫殿数丈之高,十里之外都依稀可见,红墙碧瓦,屋角的檐部向上翘起,刻龙凤之姿,若飞举之势,好生气派!
    再见那宫墙之下,一队重兵日夜把守,护卫皇家行宫,若非这一队重兵,真真难以想见这是皇家行宫,倒像是个富贵人家的庄园。就连素来眼高于顶的刘娥见此景象,不禁也叹道:“果真是皇家所有,如此不凡。”难怪后人有诗曾道:
    紫皇宫阙开中天,鸾书昼下邀群仙。
    神霝玉斫新蹄圆,蹀躞上送双婵娟。
    虹垂桥,云沓路。
    鞭敲风,驭腾雾。
    宝幢金节相后先,宛在银河影边渡。
    侍儿颜色春花明,照耀十二楼五城。1
    芩月引着刘娥到了宫墙偏门之处,宫墙城楼上下皆立身着盔甲的侍卫守护,墙外只见那墙上的匾额大书“缙云门”三字,以金字雕刻,扁上画有百鸟朝凤之纹,偏门紧闭,守门两位官兵见她二人前来,立刻挥出手中的长枪,拦在她们面前,呵斥道:“皇家行宫,岂容你等擅入?”
    芩月不慌不忙取过腰牌,道:“奴婢奉德妃娘娘懿旨,宣锦隽进宫面见。”
    二侍卫见德妃腰牌,立刻收了长枪,其中一侍卫上前恭维:“原来是德妃娘娘侍婢,奴才多有得罪。”一面又向城楼官兵高声道:“开门放行!”城楼上那哨望的侍卫听了,则用力拉动绞盘,城门方缓缓打开。
    芩月引着刘娥步入了行宫之中,宫门又缓缓关上,此刻已是正午,红日当头,可行宫之中却毫无热意。但见宫道那两侧四水相拥,荷花争相开放,水中不时几只金鲤互相嬉戏;穿过荷塘,方到了群殿之处,那些宫殿,俱是高楼参差,远高于宫墙,再瞧那宫道,大理石铺路,段段雕刻凤凰图纹,那栏杆,白玉相砌,三尺之距,便有金雕凤凰,口中衔珠,眼嵌玛瑙,宫道之上,不时也可见杂使宫人、舍人清扫落叶,想这行宫繁华,总也免不了叶落凄凉景。
    “我大宋各地行宫,皆是设有三门,分曰天仪、朝天、缙云。天仪门,所谓正门,历代只为帝后进出,我大宋开国以来,为昭孝道,加太后进出此门;那朝天门,自然也是次一级,本为天家妃嫔、王侯将相出入;你我皆是身份卑微之人,自然也是走不得朝天门,能由缙云门入宫,也是德妃娘娘恩赐你的荣幸。”芩月一边领着刘娥,一面又向她解释着这些规矩。
    二人此刻终于来到了一座“留仙殿”的所在,只见此殿外,隔十步便是侍女肃立,皆着宫装,只是那宫装之色,比芩月次之许多,宫人们虽梳双丫低髻,却都只簪银花素钗。二人步上阶梯,只见那殿门紧闭,门口则是二舍人守着。芩月则问了其中一人:“娘娘可在殿中?”
    那舍人近前垂头答道:“启禀姑姑,娘娘此刻正在后殿鱼池清风亭。娘娘吩咐,若那锦隽姑娘来了,请姑姑带她先去用餐,娘娘于清风亭召见锦隽。”
    “也好。”芩月又锦隽道:“姑娘请随我来。”
    刘娥跟随其身后,绕过留仙殿,向阶下行走,随即右转了几道房梁,抬头只见一处“松锦斋”的殿宇,此处远不及别殿高大,论气势,更是次之留仙殿许多。芩月则解释说:“松锦斋乃是咱们赐宴大臣的所在,连咱们这些宫人平日也不能在此用餐。”
    刘娥听后,心中一阵狐疑,想来自己从未染指皇家,且与那德妃素不相识,却不知德妃为何如此重待,无奈也只得硬着头皮随之进去。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建议使用【Firefox火狐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JIEQI_URL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