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31章
首页
更新于 2024-10-31 17:47
      A+ A-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页

    接下来的步骤对于几人来说的确非常熟悉,因为无论是毛线还是绒线,归根结底其实都是线,而中国人便是和线打交道的老祖宗。
    并不是没有收获,甚至可以说收获非常大。
    “这,这织机!”
    这织机怎么能有一间屋子那么大呢?!
    一进来,众人便瞧见了几乎把整个屋子占满的纺织机,闪烁着金属光泽,没有人在面前守着,但是却自己轻巧的自动编织着。
    和众人熟知的木架结构,需要手工穿梭的古老模样截然不同,这台巨大的纺织机内藏着无数错综复杂的机械结构,就像是被施了仙法一样,它们协同运作,柔软脆弱而又坚韧的丝线如同被赋予了生命,灵活地穿梭、交织,速度之快,令人眼花缭乱。
    “这,这......”
    这已经不是技艺的问题了。
    在古代,一个好的织娘十分受人追捧,甚至想要买一件衣服,一块布料都得早早的提前定制,就像是现代的‘名牌’一样,识货的人光是看就能看出来这料子出自哪里。
    而没那么高的天赋,普通织娘也可以熟能生巧,以量取胜。
    但再好的织娘,再熟练的织女,也不可能有如此快的速度啊!
    最早,人们用手进行编织,在商周时期出现了依靠人力带动的简单机械,比如腰机和踏板织布机,因为那个时候人们的桌椅和现代不同,并没有那么方便,人们也更习惯席地而坐,所以这些机器也通常由织工席地而坐,以身体作为机架,通过手脚的配合进行织布。
    这种织机被用了近千年,直到汉朝时期才有所改革,并且在唐朝时出现了花楼机,大大的提高了织物的精细度。
    花楼机也是古代织造技术最高成就的代表,哪怕之后宋朝的水利纺织,元代提花织机,也都是在花楼机的基础上改变了织布方式。
    但是眼前的这台机器就像是把之前的一切都掀翻了。
    尤其是还处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和汉朝的卫青。
    这对他们来说,就像是从使用铅笔直接到了未来科技时代,直接在空中签字一样,正是因为有所了解,所以才感到茫然和恐慌。
    这样的技术......他们真的能够学会吗?
    但几乎所有人都立刻意识到,无论再难,他们也要学。
    这可是衣食住行中,最为关键的‘衣’!
    要知道,在古代不仅粮食可以直接当钱用,布料也是可以的。
    “这恐怕会对江南地区造成动荡......”
    大臣的话还没说完,朱棣就果断的打断了他:“即使再动荡,此法也要学来!”
    他知晓这个大臣的意思,因为江南地区富硕,苏绣闻名天下,绣娘和织娘也多,许多女子都靠纺织过活,‘户户有刺绣,家家有绣娘’可以说是毫不夸张。
    所以即使后世的织布方法先进,却一定会影响到她们的收入,而这必定会让江南地区不满。
    而不要看只是一个小小的江南地区,就是这小小的江南地区却引领了整个以江南为代表的南方文士。
    甚至在明太祖时期,曾经出现过‘南北榜案’,便是因为南方和北方的富裕程度以及教育资源程度差异过大,导致在明洪武三十年的科举考试中,所中选的皆为南方士子。
    并且在复查之后,依旧保持原榜不变,最后只能由明太祖亲自组织阅卷,从北方士子中挑选出六十一人录取,以此来平息北方学子的不满。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建议使用【Firefox火狐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JIEQI_URL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