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明朝嘉靖、隆庆年间(1522-1572),文学领域再次掀起了一股复古潮流,这一时期出现的七位杰出文人以其共同的文学追求和创作实践,被后世称为“后七子”。
他们分别是李攀龙、王世贞、谢榛、宗臣、梁有誉、徐中行、吴国伦。
这七位文人不仅继承了前七子的复古文学主张,更将其推向了新的高峰,对明代文学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后七子的成员介绍
李攀龙
字于鳞,号沧溟,山东济南人。明代着名文学家,后七子的领袖人物。
他主张“文须西汉诗须盛唐”,强调文章应学秦汉,古诗崇汉魏,近体宗盛唐。
李攀龙长于七言近体,但其诗歌也被后人批评为“瞎唐诗”。
他主盟文坛二十余年,其影响一直延续到清初。
王世贞
字元美,号凤洲,又号弇州山人,南直隶苏州府太仓州人。
李攀龙死后,王世贞独领文坛二十年,成为后七子中的另一位核心人物。
他着有《弇州山人四部稿》、《弇山堂别集》等多部作品,对明代文学的发展有着重要贡献。
谢榛
字茂秦,号四溟山人、脱屣山人,山东临清人。十六岁时作乐府商调,流传颇广。
后折节读书,刻意为歌诗,以声律有闻于时。嘉靖间,挟诗卷游京师,与李攀龙、王世贞等结诗社,为“后七子”之一。
他主张“选李杜十四家之最者,熟读之以夺神气,歌咏之以求声调,玩味之以裒精华”,强调诗歌创作中的模拟与学习。
宗臣
字子相,号方城山人,兴化人,宋代着名抗金名将宗泽后人。
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由刑部主事调吏部,以病归。
他的诗文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后七子)之一。他的作品有《宗子相集》等。
梁有誉
字公实,明代文学家,广东顺德人。
嘉靖二十九年(1550)中进士,授刑部主事。
其诗文亦主张复古,与后七子其他成员相互呼应,共同推动复古文学的发展。
他的作品虽传世不多,但在后七子群体中占有重要地位。
徐中行
字子舆、一作子与、号龙湾,又称天目山人,湖州长兴人。
嘉靖二十九年(1550)进士,初授刑部主事,历员外郎中。
他的诗文亦主张复古,与李攀龙等齐名,为“嘉靖七子”之一。
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对明代文学有一定贡献。
吴国伦
字明卿,号川楼、惟楚山人、南岳山人,湖北阳新人。
嘉靖、万历年间着名文学家。与魏裳、汪道昆、张佳胤、张九一并称“后五子”,亦附“七子”之末。
他的诗文创作亦受到复古文学主张的影响,作品风格雄浑沉郁。
二、后七子的文学主张与成就
&nbs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建议使用【Firefox火狐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JIEQI_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