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7章血战南京
首页
更新于 2024-05-08 17:40
      A+ A-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页

    在镇江开展的军事会议上,在对南京的攻略上,还是有一小部分将领持保守论的,其代表就是甘辉。他本来主张的是速战速决,但近来观军心走向,他毅然转向了保守论。
    军事会议前,甘辉和林统云促膝长谈,两人的观点不谋而合:军心如此,必有隐患;眼下不可贸然用兵。
    既然眼下用兵为时尚早,那么何时是良机?两人再次所见略同:待国姓爷冷静,方可用兵。
    持此观点,甘辉在军议上发言道:“南京乃六朝国都,和瓜州、镇江等一般城池不同。千百年来,君临天下者数次在此处建都,可见南京是难攻不破的天堑之地。依末将之见,与其损兵折将,仍强行和天堑抗衡,不如先攻略周边城池,断其羽翼。如今,瓜州、芜湖尽在我军掌控,南、北增援之道已断,若能再一一攻陷周边城池,南京便彻底沦为一座孤城,只有开城投降这一条出路。还望国姓爷长策,莫要逞一时之勇。”
    这里的“长策”不仅含良策之意,更暗含目光长远、从长计议之意。然而比起“从长计议”,郑成功更固执地认为此时是“千载良机”。心心念念的南京就在眼前,岂能举足不前?纵然南京坚不可摧,但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本藩在南京游学多年,虽称不上了如指掌,却也有三分了解,尤其是当地人之民心!我大明以德治民近三百年。可眼下,民众不得不屈身于清军之残暴。若闻知我大义之军前来,民众必然会万众一心,助我等抗敌!届时,清军腹背受敌,自然瓦解。此等千载良机,岂能错过?”
    郑成功心意已决,甘辉不再劝说:“大帅若已有决断,末将只能听命。但要攻,须速攻,容不得一刻耽搁!”
    “那是自然!”
    “既如此,应立刻下令全军登陆,走陆路进攻南京城。”
    “我本意如此!”郑成功应允道。
    镇江和南京相隔约百里,若走水路,行军速度将受风向左右;而且是逆水行舟,速度更无法保障。相比之下,还不如走陆路来得更稳妥。
    攻打银山那晚,忽然天降滂沱大雨。在实力差距悬殊的扫荡战中,气候的异变通常可以直接奠定胜负。
    郑成功在镇江城内开展阅兵演习时,天气晴空万里;阅兵闭幕之时,天气又仿佛得了号令一般,再度转雨。
    军事会议确定了从陆路速攻的策略,然而探路的斥候频繁从前方带来坏消息:由于连日大雨,很多段道路都不通。
    走水路需要考虑风向,走陆路却要遭地形、气候的桎梏。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南船北马”的说法,南方水源充沛,不仅是江水、河水,陆面上也有无数湖泊溪流。镇江、南京之间的官道根本容纳不下大部队行军。
    远征军无可奈何,慢则慢矣,只能走水路了。就这样,七月初七,郑军舰队终于抵达南京城。
    最先抵达的是马信率领的先锋舰队。但走水路果然还是慢了些,马信所在的旗舰已抵达南京的观音门,落在最后的兵船还离得很远。直至七月初九,全军才在仪凤门前汇合列阵。
    郑成功眺望麾下十万大军,浑身止不住地颤抖,心中竟有一丝怯场。成功之天性本不适合带兵挂帅,只因生作郑家长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但事到如今,再怯场,也容不得他退缩半分了。
    现今的南京市内,有一条横跨长江的南京大桥。这座巨型铁桥的入口处附近有一个地方叫狮子山。狮子山又名卢龙山,山上有一座“阅江楼”。顾名思义,这是一座能够一览长江风光的楼阁。
    七月初十,郑成功在阅江楼召集麾下将领。暴风骤雨来临之际,一切都显得异常宁静。远征军十万雄师将南京城团团围住,此情此景怎能不叫人热血沸腾。然而这支精锐部队与刚从厦门启程时相比,有很大不同。
    寻常人或许看不出太多端倪,只有悲痛欲绝者,能察觉一二。“狃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建议使用【Firefox火狐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JIEQI_URL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