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成功杀兄夺岛的这一年(1650),天下形势迎来了新一轮的动荡。
清廷方面,政权支柱、摄政王多尔衮身故。其兄弟、在南征中立下汗马功劳的豫亲王多铎也在前一年离世。
多尔衮三十九岁英年早逝,年仅十三岁的顺治帝开始亲政。顺治帝名福临,年幼入主北京,浸淫汉家文化多年,思想上已被彻底汉化。重人伦礼制的他,对满洲族那种所谓夷狄的游牧风俗早就心存厌恶。
清王朝是满族政权,一直以来都有满蒙通婚的习俗,君王的后宫多由蒙古女子组成。蒙古人比满洲旗人更遵从游牧习俗。
年幼的顺治帝陷入一种矛盾,在外朝,他带头学习汉家的礼义廉耻,但入了自家后宫,却不得不做一些“寡廉鲜耻”之事。
按照塞外游牧民族的婚配传统,父亲去世,其妻妾(生母除外)为儿子所有;哥哥去世,弟弟则把嫂子据为己有。先帝皇太极驾崩时,其弟多尔衮便继承了其后宫,其中就有顺治帝的生母。
在塞外民族看来,这是一种风俗,但以顺治帝的汉家伦理观来看,这无疑是奇耻大辱。
天子生母,堂堂一国皇太后,竟要再嫁、委身于他人,纵观华夏千年历史,可有先例?面对汉人帝师的质问,顺治帝只能痛苦地摇头:“闻所未闻……”
多尔衮一死,顺治帝如释重负。况且他年已十三,可以正式拉开亲政的序幕了。
李成栋倒戈后,广州重回明朝版图。同年十一月,广州守将杜永和私通清军,卖城求荣,广州再度被清军攻陷。进攻广州的清军主帅是尚可喜,另一方面,清将孔有德攻陷桂林,永历帝再次逃至南宁,南方的抗清局势急转直下。
在此危亡局势下,郑成功不可能在厦门独善其身。南宁的永历帝下旨命他率军收复广州。郑成功将厦门托付予叔父郑芝莞,而后率军出征广东。厦门的郑成功早已是清廷的眼中钉,得知其出征广东,便立刻命福建巡抚张学圣、总兵马得功进攻厦门。
显然,清廷根本不惧怕守卫厦门的郑芝莞。若郑成功能用人得当,清军怎敢贸然突袭?在这点上,郑成功的确失策了。
郑芝莞有所有郑家人的通病,有所嗜好。他年轻时秉性严谨,因此郑成功信任他,对他委以重任。然而人性并非一成不变,郑芝莞的变化来得迟了些罢了。他嗜好的东西和郑联的相似,酒色罢了。只不过他年老体衰,比起女色,更嗜酒。郑芝莞这嗜酒的毛病是中年之后才染上的,郑成功对此一无所知。
左右近侍怕郑芝莞喝酒误事,小心翼翼地提醒道:“国姓爷将厦门重地托付予将军,将军需慎之又慎,沿岸的防务,将军是否安排妥当了?”
郑芝莞嗤笑道:“厦门自有重兵把守,尔等何惧?”
“清军虎视眈眈,谨慎些总是妥当,万一……”
“什么万一?尔等的意思,清军放着大陆的沃土不取,反倒盯上了我们这个偏僻小岛?清军不擅水战,我厦门岛虽和大陆相近,却仍有一海相隔,我就不信清军能插翅渡海!”郑芝莞哈哈大笑,在他看来,有闲工夫在此杞人忧天,还不如去痛饮几杯。
虽是偏僻小岛,但清军一直视厦门为眼中钉,恨不能去之而后快。但凡有点大局观,都能看透这道理,但要跟郑芝莞这样的酒鬼讲理,属实是强人所难了。
清军对厦门采取了奇袭策略,但从结果来看着实小题大做了。清军总兵马得功仅派了数十骑上岛打探消息,谁知岛上的军民见有敌军上岛,竟然惊慌失措地作鸟兽散。
见此情景,清军斥候倒是惊疑不定了。他们已做好苦战的准备,不承想,数十人的斥候部队就将成百上千的敌军吓得慌不择路。守将郑芝莞是何等无能,清军有了深刻体会。
“什么!清军上岛了?”郑芝莞收到第一通敌袭情报后,还半信半疑,只当是误报。但随着第二通、第三通接踵而至,他终于意识到事态严重,开始慌了。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建议使用【Firefox火狐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JIEQI_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