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章逃亡
首页
更新于 2024-05-08 17:40
      A+ A-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页

    五月十一,朱由崧从南京潜逃;五月二十五就被虏回了南京。去年的五月十五,朱由崧登基。就在一年后,南京的文武百官,恭恭敬敬地在城外迎接清军。九月,弘光帝被押送北京,次年与潞王朱常淓等九王俱在北京被处死。
    至此,清一统天下的野心表露无遗。但凡和明王室有血缘者,在新政权下皆难逃一死。
    隆庆帝之孙潞王朱常淓当时身处杭州。他原本是监国的候选,但福王朱由崧凭借血缘次序夺了监国之位。论人望和才能,潞王都远在福王之上,却怕引火烧身,选择退让:“若我在,只怕福王难以服众。”就这样,他离开南京,去了杭州。
    南京沦陷,弘光帝被俘的噩耗传到了杭州,杭州诸臣力劝潞王接任监国。六月十三,潞王和张秉贞、陈洪范商榷后,率众开城投降了……
    南京失守前的一日,一行数人沿着太湖南岸,朝杭州缓缓前行。骑在马上的那人器宇不凡。他眉头轻蹙,双目似两盏明灯。此人正是唐王朱聿键。朱聿键虽是皇室血脉,为明太祖洪武帝朱元璋第二十三子朱桱的八世孙,距皇统主支血脉相隔甚远。唐王朱桱是洪武一朝的南阳藩王,子孙历代世袭。但即便是这样的旁系血脉,朱聿键心中的“皇室之血”却无比滚烫。
    崇祯五年(1632),朱聿键继唐王位,正赶上各地农民起义如火如荼,明王朝疲于应对……唐王眺望太湖,不由回忆起当年的血气方刚。崇祯九年(1636),陕西起义军头领高迎祥被俘,在北京就义。李自成接任起义军头领。区区一人的头颅,不可能抑制席卷全国的起义浪潮。年轻的唐王认为这是千载难逢的良机。他欲向朝廷借兵三千,却遭拒绝。而在那之前的数年,潞王曾成功向北京借兵三千。今时已不同往日。但身为皇室一员,怎能坐看王朝覆灭?唐王在南阳招募数千兵马,独自上前线讨贼。他在裕州和叛贼交战,死伤颇多。此举看似英勇无畏,在法理上却是其罪当诛。朝廷严禁各地的藩王擅自用兵,杜绝其以讨贼之名,行篡位之事。因为当年燕王朱棣便是这样夺得帝位的。“此一时,彼一时!危亡时期,当用非常手段!”唐王这般替自己辩解,朝廷却不认可,将他贬为庶人,幽禁在凤阳。好在唐王一族尚未断绝,由其弟朱聿镆继承爵位。
    “上天要留本王救大明,全是天意……”唐王面朝太湖感叹道。在他看来,其后之事只有用“天意”可解。崇祯十四年(1641)十一月,李自成攻陷南阳,朱聿镆被杀。若是朱聿键没有擅自出兵,留在南阳,恐怕也难逃一死,凤阳的监所倒成了避难地。其后崇祯帝自缢,朱由崧在南京登基,这才恢复了他的唐王之位。就在南京沦陷之前,朝廷将他打发到广西乐平府(今桂林南部),想来是朱由崧在有意驱逐对皇位有威胁的皇族,但此举反而又救了唐王一命。
    就在方才,得知了弘光帝被俘的噩耗,唐王想的则是天将降大任于本王!他更确信这是天意。他正打算从浙江出海,乘船前往广西,但下这道旨意的朝廷已不复存在了。唐王的双肩微微颤抖:本王终于熬到出头之日了!他既欣喜若狂,又紧张不安。
    几年的监禁非但没磨平他的棱角,还让他变得更加神经质。监禁、放逐,看似命中劫难,却让他避过两次生死劫难。这不就是“天降大任”的前兆吗?上天恩宠,世人不得不回报。本王的回报,就是登基为帝,修复大明河山!一时间千头万绪涌向他心头,唐王陷入狂喜的恍惚之中,目不能视,耳不能闻。
    就在此时,身后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在车轿里的王妃曾氏挑开帘子,朝丈夫惊叫道:“殿下、殿下,这是什么声音?”
    “你吼什么,成何体统……”唐王回过神来。
    “是兵马!听这声响,好像还不少!”曾氏虽是妇人,但毕竟身处乱世,谁能没些警觉。凭马蹄声,她便能猜出来势不小。
    “你耳朵倒灵敏,这都听得清。”唐王笑道。
    “殿下还有空打趣?我们也许被敌军围了……”曾氏颤抖道。
    “本王被敌军包围了?你莫要胡说八道!”唐王断言道,语气不容置疑。他可是“天命之人”,怎么可能死在这荒郊野外?
    “但、但我们确实是亡命之身……”曾氏怯懦道。<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建议使用【Firefox火狐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JIEQI_URL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