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625章何以魁天下
首页
更新于 2025-01-25 16:39
      A+ A-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页

    大周宫城,皇极殿。随着殿试开考钟罄声响起,悠扬浑厚,响彻环绕整个大殿。
    所有应试贡士就坐考案,开始殿试答题,或动笔草稿,或苦思冥想。
    当初贡院会试之时,每个考生都有独立号舍,文思通畅就执笔写文,思路不顺或躺或卧,百无禁忌。
    会试考官绝不会干涉理会,考生在号舍中是否仪态端庄,只要考生按时交卷即可。
    但是殿试却完全不同,考生在皇极殿应考,这里是皇宫大内,帝王御极天下之所,稍有亵渎,便会惹上大祸。
    所以这些应考贡士,不管处于何种状态,人人都正襟危坐,不敢失仪,三百余人据案而坐,个个板正,气氛颇为严肃压抑。
    殿试策问之题,是天子确定题旨,嘉昭帝制定极其贴近实政的策题,也绝不是为考察贡士是否文彩横溢。
    他只是针对大周存在隐忧,通过这样的渠道方式,听取一些有益的建言。
    因这三百名上榜贡士,不管是学识、心性、智慧,都是天下万千士人中佼佼者。
    比起被官场规矩驯化的文武百官,这些贡士大都是白身学子,他们的思虑更具活力,他们对实务剖析建言,更加大胆淳朴。
    所以他们依题撰文,谏言献策,没有在朝官员的忌讳和壁垒,能让高高在上的君王,窥得一些新有天地的想法。
    对嘉昭帝这等务实君王而言,处事不外乎抓大放小,殿试一甲三人,对士林学人具备号召力,他必定会谨慎点选。
    除此之外,其他贡士名列二甲或三甲,他并不会在意和关注。
    在士人心中高高在上的殿试,在皇帝统御河山的视野中,更多的只是听取新鲜建言的不错渠道。
    ……
    坐在第一列考案十名贡士,便是本次会试排名前十之人,在整个考场之中最引人瞩目。
    殿试只考察学子实务策论,不像会试三场考较全面缜密,殿试阅卷时间也较紧促,不过二至三天时间而已。
    这个评卷时间,主要用来评判考生策论,是否切中时弊,是否言之有物,至于文辞是否纯雅,用典是否旁征博引,还在其次。
    如此短促的评卷时间,按照常理来说,对考生答卷缺乏充分的评判比较。
    但因会试对学子已有缜密考较,会试阅卷也长达近月时间,对考生的学识和才智,已有非常细致的筛选考核。
    所以,殿试最后列名,很大程度上以会试排名做重要参考。
    能进入殿试的贡士,他们才智虽还存在异同,但彼此差距十分接近。
    殿试结束之后,同样十八位阅卷官,会优先评阅会试前十八名贡士的试卷。
    只要他们的殿试答题,不出现明显纰漏,这十八人答卷会优先上呈天子。
    除非在评卷过程中,前十八名之外,有人的殿试策问文章,确为精彩绝伦,被破格纳入首批上呈。
    在通常情况下,殿试一甲三人,都是在会试前十八名中产生。
    而坐在大殿考案的首排十人,也具备名列一甲的最大可能。
    他们也是三百贡士之中,最为踌躇满志之人,也是面对殿试应考,最为小心谨慎之人。
    因为,其他首榜名次靠后,或者名列次榜、尾榜的贡士,殿试对他们来说不过走过程,一甲荣耀基本与他们无关。
    ……
   &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建议使用【Firefox火狐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JIEQI_URL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