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母子交锋
首页
更新于 2024-02-16 18:02
      A+ A-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页

    【刘邦死去了,刘盈登基,就此开始和他的母亲进行拉锯。
    刘盈其人,虽然后世很多人要么觉得他是软蛋要么觉得他是二百五,但就做皇帝这件事本身来说,众人对其的评价是守成之君。
    当时提倡“道莫大于无为,行莫大于谨敬”,垂衣拱手而治,大家按照自己的路子干,皇帝不咋掺和。
    大家都知道,打工人有时候不怕领导不搭理,就怕领导要加入,没有上面人乱指点,工作效率可不一下就提高了吗。
    这种执政方式,加上在位时间太短来不及干什么事,使得刘盈在做皇帝方面风评还行,不过也有可能是他压根掺和不了啥,没有显露优缺点的空间。
    关于惠帝朝,有一项影响教深的政策,卖爵。可能大家看到卖官鬻爵相关印象就不太好,但此处和我们认知里的不太一样,主要还是促进经济的一种手段。
    中国古代的贩爵史往上可以追溯到秦始皇时期,始皇四年,有蝗灾大害,百姓捐千担栗米,可以得到一级爵位。
    这次卖爵的目的很明确,主要为了合理吸纳更多粮食来度过灾害,属于偶然事件。
    惠帝朝对其进行了变更。元年,提出“民有罪,得买爵三十级以免死罪”,虽然三十级太多,但至少可以让有钱的巨贾与官员阶级保命。
    五年,有灾,六年,“令民得卖爵”。这一举措在当时算善政,普通人为了寻求地位、免除处罚,会心甘情愿将大量的粮食上缴,可以预见的好处很多:
    首先,官府从中获得了巨大的粮食储备。国家有粮,赋税就可以收得少一点了,因此可以十五税一;
    其次,大量作为生活必需品的粟米流通起来,经济便也流通起来,逢灾年荒年,官方便可调控粮价,维持稳定;
    最根本的,人们为了拥有更多粮食,会积极投身于农耕事业,专注耕耘,提高生产积极性。
    在小农经济的时代,这样大范围的粮食流向国库能带来的好处,实在太多了。
    于是这一政策在文景朝也被采用,当时的“入粟拜爵”,就是捐粮免罪,但文帝朝多了一个军事边防的军备目的,景帝朝则对此操控更细。
    这一阶段,爵位虽有泛滥,总体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理想状态下能达成晁错所说“德泽加于万民,民俞勤农。时有军役,若遭水旱,民不困乏,天下安宁;岁孰且美,则民大富乐矣”的民生状态。
    到了刘宏,啧,要么说人家是汉灵帝呢,真·卖官鬻爵出现了,他直接来了一个关内侯以下至光禄勋下属虎贲羽林皆可用钱财买到,还搞投标,得到的钱全进自己口袋留着耍了。
    祖宗们卖爵主要是为了微控,对贩出的爵位也比较有数,只有你是真的要钱真的卖官啊!
    这么一玩,累卵之危的东汉很快就承受不住了,大汉四百年,就此告终。】
    “也算守成之君了,”刘邦难得评儿子一句,很快又注意到其他,“大汉便大汉,东汉又是个什么说法?”
    “许是略有风波,又遇中兴之主。”吕雉并没忘记天幕所言与她拉锯之事,语气淡淡。
    “不错不错,除了那灵帝小子太废物,走得实在不体面,这么些年也尽够了,”高祖举杯,“来!共贺我汉家四百年天下!”
    【提到吕雉惠帝,避不开的关节是戚夫人赵王之死,大家都挺熟悉的,或者说这种关于“宫廷秘闻”、“后宫撕逼互相折磨”的故事向来被传得最广,男人们不断把它写进史书笔记故事,宣扬一个得到权势的女人向情敌复仇时有多狠毒。
    刘盈刚登基时,大家还保留了一些体面,吕雉虽然烦戚姬母子俩,但刘如意仍好好做着他的赵王,戚姬也只是被关进永巷舂米干活,不管生活状态怎么样吧,至少都活着。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建议使用【Firefox火狐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JIEQI_URL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