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2章行动为先
卢卡斯将眼前的项目企划和剧本朝着安森的方向推了推。“我们现在在好莱坞刚刚起步,收集剧本和项目的渠道不多,人脉也有限,那些制片人不相信我们的实力,即使手里有项目,他们的有限选择肯定是那些顶级大公司,轮不到我们。”
“所以,我们还是面临一些困难。”
困难?
安森随手翻了翻眼前堆积如山的项目,粗粗一看,没有五十个也至少有三十个,满脸困惑地看向卢卡斯,“轮不到我们,你确定?”
卢卡斯,“但森林影业有安森-伍德。”
“与歌同行”拍摄期间,安森两耳不闻窗外事全心全意地投入角色之中,但看看剧组内部沸沸扬扬的八卦和躁动就知道了,“暖暖内含光”的成功令人眼红,整个好莱坞都不可避免地把视线聚集在安森身上。
观察好莱坞风向最直接最灵敏的位置,众说风云,有人说是业内顶级制片人,有人认为是化妆师造型师聚集的化妆间,有人则认为是摄影棚拍摄现场休息时间交换信息的工作人员。
其实,全部都不是。
真正站在第一线的,是华尔街——
俗话说,观察金钱的动向就能够准确把握事情的脉络。
在侦查案件的时候,金钱往往能够带来直接有效的线索;在判断好莱坞动向的时候,也是一样的道理。
“暖暖内含光”上映之前,围绕电影围绕安森的种种议论持续不断,口碑和票房双双迎来井喷之后更是沸沸扬扬喧嚣不已。
论流量,安森毫无疑问是好莱坞第一人,无人能出其右。
什么票房号召力、什么两千万俱乐部、什么花瓶标签,好莱坞里里外外的纷争和拉扯根本停不下来,约翰尼-德普的异军突起和安森-伍德的横扫千军似乎还需要一番竞争。
尤其是那些冥顽不灵傲慢无礼的学院派老学究们,一个个抱着好莱坞的昔日荣光拒绝融入时代潮流,带着傲慢与偏见的有色眼镜居高临下的审视电影行业,对于花瓶和偶像的歧视恐怕还要持续一段时间。
然而,在华尔街那里,资本却已经敏感地嗅到了风向——
嘴巴不承认,但身体是诚实的。
和好莱坞不同,华尔街不看作品不看实力也不看标签,什么演技派什么偶像派、什么商业电影什么艺术追求,他们全部不在乎,唯一重要的就是数字。
也不是随随便便的数字,而是利润数字。
看看利润数字即可,这不是什么哥德巴赫猜想的数学难题,华尔街已经抢先一步做出判断发动攻势。
甚至不需要追溯太遥远,“蝴蝶效应”、“大象”、“暖暖内含光”三部电影的利润数字,就足以引爆大脑。
“这个项目找安森-伍德如何?”
“安森-伍德,为什么在演员候补列表里没有看到他的名字。”
“啊,安森,就他吧,我觉得他合适。”
其实,一个电影项目在寻找投资阶段期间,真正重要的不是剧本,哪怕没有剧本也行,那些制作人和投资者也不见得有耐心倾听整个剧本的构思和情节,他们需要的只是一个概念一个设定,还有设定的演员——
他们能够通过演员的形象描绘出整个项目的定位和蓝图。在这里,电影项目构想里的完美人选就显得格外重要了。
重要的,不是他们是否真的能够收集这些演员加盟,而是这些演员对投资者的吸引力,所以男主角名单里,什么莱昂纳多-迪卡普里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建议使用【Firefox火狐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JIEQI_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