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98年10月起,各地逐渐步入红薯收获季。
时振州的红薯美梦终于跑到了最后的阶段,各地区的官员都想借此机会好好表现一番,都在卯足劲督促农户们报产量。
果然如预想的那样,西西里岛的土质并不适合种红薯。外侧的红薯结出的果实都小到离谱,卢箫根据已有数据估算了一下,若全部都种上红薯,亩产可能还不到800斤。
卢箫还悄悄差人打听了一下邻村的收成。她并不是想看热闹或幸灾乐祸,只是想确认一下自己的判断。
毫不意外,西西里这边的红薯产量全部少得可怜,根本撑不过明年一年的消耗量。如果不依赖进口,是铁定要挨饿的。
相比之下,土豆的平均亩产达到了3800斤。或许不算太高,但对于临时改种的巴萨村来讲已然算个傲人的成绩。
虽然今年没有熟悉的葡萄,但看到如此喜人的收获时,村民们笑开了花。他们将一颗颗裹满泥土的土豆放在手里摩挲,鼻尖轻嗅那独特的芬香,纷纷提着礼物上门向村长道喜。
卢箫当然不会收下村民的任何礼物,她只觉得自己做了该做的事。装满粮仓的安全感比什么都重要。
再加上有部分土地的葡萄藤没推掉,旧的酿酒厂也不会浪费。
土豆,葡萄。
既有吃的,又有喝的,来年的生活不会太坏。
卢箫放心了不少。
她算了一下,不管明年形势如何,坐拥这么一大批土豆,每个巴萨村的村民都能吃饱肚子。
如今唯一的问题是,如何向农业部门汇报产量情况。
不过根据抽签结果,巴萨村并不在督导随机检查的范围内,卢箫松了口气。这样看来,只要编一个合理的数字,然后把现有的红薯全部进贡给中央当税就行。
然而。
看到报纸上的报道时,卢箫觉得大事不妙。不是因为报道了什么产量骤减的惨状,而是因为满篇都是大丰收的喜悦。
亩产千万斤?
那几个黑色的字晃得刺眼。
即便是种惯了红薯的华州地区,都绝不可能达到这个产量,这一定是各级官员层层谎报的结果。
过分夸张的数据,让滑稽之感冲到了顶峰。
【时振州总元帅英明的决定,促成了今年红薯大丰收的局面。形势稳中向好,红薯种植成效明显。
来年,我们将继续沿着时总元帅的指示,进一步完善红薯种植及加工产业链,专注于红薯产能提升工程,扩大红薯轮作规模。
与此同时,其它蔬菜的种植也在有条不紊地进行,花生、橄榄等油料作物呈稳产态。】
读完上面这段文字,明明是秋高气爽的天气,卢箫却感觉脊背出了不少汗。
**
十一月底,再次在《世州评论报》上找到了类似的屁话时,卢箫无奈地将报纸拍在桌子上。
“怎么了?”趴在床上看书的白冉抬起了头。
“这上面说,奥伦堡红薯亩产9700斤。”
“这不是很正常嘛?”白冉不以为然。
“亩产一万斤,正常?”卢箫皱起眉头,不可理喻地看着爱人。“在西伯利亚那鬼地方,千斤都不正常,还万斤。”
白冉轻轻笑了两声:“不,我是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建议使用【Firefox火狐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JIEQI_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