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仑八十二年冬十二月
明不详来到正见堂已一载有余。
过了端午,少林寺又发生了意外,一名正业堂弟子上吊。
这件事像卜龟那事一样引起轩然大波,很快的,正业堂以“疑似为情自杀”结案。
正业堂的觉见住持似乎对此嗤之以鼻,冷笑着说:“自杀固无所疑,情从何来?”
知道当中缘由的人都暗自叹了口气。
另一件小事,是正业堂的劳役领头弟子换了人。斑狗本月离开少林寺,在佛都找了间寺庙挂单,等着来年回来试艺,领取侠名状。
劳役弟子做的不过是少林寺最底层的工作,这样的事自无可提之处。
明不详洒扫神通藏,数月如一日。他的生活极简单,日出诵经,清晨洒扫,午后回房,每两日借一本书,晚膳后便关上门,少有出入。照理而言,明不详住的是两人居房,然则了心失踪的情况特殊,加上觉见住持对他青眼有加,恐他卷入正俗之争,所以特地将了心的房间闲置。但觉见似乎多心了,就明面上看,从无人去骚扰明不详。
连最记恨他的斑狗也没去找过明不详麻烦。
少林寺除供应日常三餐,每年还配发衣裳一套、布鞋一双,每月灯油四两。劳役弟子月俸仅有一百文,另有劳务则额外加给,但总是不多,一旦衣服破损,灯油不足或短缺生活所需,都要到佛都采买。
所以差不多每个月,明不详会去一趟佛都。
佛都距离少林寺约五里,沿着重新修筑的宽敞驰道便能走到。那是一条足能容八辆并辔马车往来的大道。少林不仅仅是九大家中第一大门派,亦是宗教圣地,每逢重大节日,尤其佛诞日,千万信徒朝拜而来,摩肩接踵,为免扰乱寺中清静,少林寺会将各项礼拜活动安排在佛都进行。
虽然如此,仍有不少信徒或为还愿,或为祈福,在驰道上遥对大雄宝殿三跪九叩,即便驰道如此宽阔,每逢佛诞日仍常阻塞。
佛都的繁华与少林寺的清静恰成对比,这里茶馆酒肆旅店商铺鳞次栉比,数千名少林弟子在此成家,包括领了侠名状且未剃度的俗家弟子,协助公办的入堂居士及成了亲的俗僧。负责掌管郑州一带政事的少林门人无论正、俗、居士、弟子,多半居于佛都东南一角,此处又被称为“无名寺”,正是明不详幼时与了心居住过的地方。虽曾屡次往返佛都,明不详却从没有回去那里看过。
这年腊月,少室山下了几场大雪。天空阴沉沉的,朔风呼啸,彷佛还在酝酿着下一场更猛烈的风雪。
出发前,明不详从了心衣柜中取出一件雪衣。他正当生骨长肉年岁,身量拔高极快,过去了心帮他买的雪衣已穿不下,他便拆出棉絮,塞进棉被里,改穿了心的衣服。了心不高,却是壮硕,棉袄套在明不详身上略显宽大。
明不详低下头,嗅了嗅衣服上的味道,然后推开门。门外仍飘着细雪,他取来一顶斗笠,冒雪而行。
朔风扑面,山道上杳无人迹,似乎只有他一个人冒着随时会变得暴虐的风雪下山。
佛像前的长明灯要熄了,他想买条灯芯。
没多久他就到了佛都,即便是下雪天,大街上仍有不少行人往来。明不详找了熟识的店家,花两文钱买了一包灯芯,放入怀里,以免被雪浸湿了。
若是平常,他此时便该回程,但今日,明不详却转了个弯,去了干将铁铺。
干将铁铺的名字气派,手艺却未必如名字这般气派,就只是一间寻常铁铺而已,甚至可说是间手艺拙劣的铁铺,自然,这也代表着它很便宜。
明不详在铁铺里转了一圈,统共也没走几步路。这店铺实在太小,扣掉陈列各式兵器的空间和结账用的柜台,只余两人侧身回旋的余地。
&n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建议使用【Firefox火狐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JIEQI_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