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姝予见这件事情说完了,立马站了出来,行礼说道。
“启禀皇上,微臣已经拟好建立太学的章程。”
说着她从宽大的袖袍里将一份奏章拿出。
容归站在龙幽身侧,见状立马从台阶上走下去,将奏折拿给皇上阅览。
龙幽翻开一看,赞赏的点了点头,先不说别的,就这格式章程是一目了然。龙幽仔细的往下看,情不自禁的点了点头:
“嗯,不错,很详细,思考的也很周到。方方面面你也都考虑到了。”
这份奏章详细列出了建立太学的各项事宜,包括选址、建筑设计、课程设置、师资配备、学生选拔等方面。每一项都经过深思熟虑,既符合实际情况,又具有前瞻性和创新性。
“行,就照着这个办吧。去,拿给她们看看。”
龙幽将奏折递给容归,让他给其他六部的官员看看,好商量着分工合作。
“哎,朕忽然想起一个有趣的诗文想和诸位爱卿分享一下啊。”
大臣们闻言立马站好,齐声说道:
“臣等洗耳恭听。”
龙幽笑了笑,开口道:
“这个诗文是这样的:
读书人,最不济。烂诗文,烂如泥。
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作了欺人技。
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摇头摆尾,便道是圣门高第。
可知道,三通四史,是何等文章?汉祖唐宗,是哪一朝皇帝?
案头放高头讲章,店里买新科利器。读得来肩背高低,口角唏嘘,甘蔗渣儿嚼了又嚼,有何滋味!辜负光阴,白白昏迷一世,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怎么样,是不是很有趣儿。”
这首诗还是龙幽在一个小世界里听到的,真可谓是真知灼见呢,狠狠的批判了当时的八股限制。
【句话出自清朝学者徐大椿的《道情》,讽刺明清的八股取士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使读书人脱离现实,国家也无法真正选拔人才。】
“臣等惭愧。”
大臣们纷纷跪地,将头磕在地上。
“诸位爱卿请起、请起……。”
龙幽笑眯眯的继续说道,“本就是一个玩笑,何故如此认真啊。”
“臣等不敢。”
这首诗虽说的是那个朝代的事情,但和这里的选拨方式却有异曲同工之意。
就拿大楚国来说吧,国力强盛,经济繁荣,朝廷选拔人才也是考试出题,可出的却是呆板至极,念了几年的书,轮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竟是毫无良计啊。
实在是朝廷的过失,太学的无能。
“起来吧都,只希望诸位开办的太学可以真正的解决实际。”龙幽语重心长地说道。
“臣等铭记在心。”
“行了,你们商量吧。”龙幽挥了挥手,让她们自行说话。
慕容菡初凑到她姐身边,小声说道:
“姐,你说皇帝是从哪里听来的这首诗啊,倒真是生动。”
“我哪知道啊,咱们的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建议使用【Firefox火狐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JIEQI_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