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高联考试
首页
更新于 2024-02-10 20:45
      A+ A-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页

    姜铭书很快就得到了转班的批准,看得出来聂志民很迫不及待。
    他离开之前特意向袁雪道了谢,感谢她在这短短五天时间里对他想法的上心和照顾。
    袁雪是个三十多岁的女人,日常穿着打扮都比较偏向干练风,看上去雷厉风行的,听到他的感谢也很干脆地摆摆手:
    “这只是小事,不用在意。”
    然后姜铭书就去新班级报道了。
    学校的竞赛班分为竞赛一班和竞赛二班。一班的水平正常来讲会更高一点。
    姜铭书进的是一班。
    实话说,班内同学都已经磨合一年多了,彼此是很熟捻的。他一个不知道为什么加进来的转班生,遭受冷遇也不会是什么稀罕的事情。
    所以他作好了单机的充分心理准备。
    ——不过作反了方向。
    今天在介绍完自己的名字并选择了最后面的单人座位后,每节下课他的座位就被好奇的男男女女围住。大概是因为他长得很令人瞩目加上他们都听说他是今年的中考状元加上他有问必答看起来脾气很好的样子吧。
    这样的热闹也让姜铭书有些苦恼。他总是拿太热情的人没有办法。
    不过好在大部分人的好奇都是一时兴起,随着竞赛压力下来就没时间来“骚扰”姜铭书了。
    这个世界的高中生数学竞赛流程和他原来那个世界的不太一样。取消了预赛,直接是根据往年成绩分配各高校自主选人去参加联赛的名额。聂志民之前就公布过,他们今年的人选要根据九月初的全校高一至高三六个竞赛班的统一测试选出来。
    随着资格选拔测试的日子临近,大家更加抓紧时间了。
    进入竞赛班后姜铭书才意识到自己当初瞎琢磨究竟有多瞎,有很多书看的内容甚至都超过了竞赛要求,功利点看这就是低效努力。当然好处也是有的,什么拓宽了数学视野、解题思路等等很虚的benefits。
    他也发现自己对于同学们水平的观点存在偏差。大家此时才刚高一,除了最顶端的那部分人能够把文化课学完专攻竞赛现在达到一个比较高的水准,大部分人还是白天学文化课晚上学竞赛,刷的题也有限,其实水平并没有达到需要他努力追赶的程度——换句话说,他已经超过了。
    在竞赛班中的短短几天让他受益匪浅。
    在这期间入学考试的成绩也公示了。附中每个教学楼一楼都有展示墙,会根据各次考试把优秀的同学张贴出来予以表彰。
    他的名字赫然排在第一的位置上。
    他对此接受良好。
    他的同班同学则很敬佩地冲他比大拇指:
    “强!姜老师真强!既能搞竞赛又能拿捏高考!”
    几天时间,因为同学发现姜铭书的厉害之处,所以此刻他已经荣升为“姜老师”了。
    这倒不是说他们拜他为师什么的,只是一种调侃某人很牛逼的称呼罢了。
    他笑了笑,摇头,没有回应。
    开学典礼在8月30日举办,姜铭书作为新生代表发了言。
    其实也没说什么很标新立异的话,就是中规中矩的,但还是收获了满场的掌声,仔细听还可以听见女生的尖叫声夹在在里面。
    姜铭书:……我好像明白原因了。
    九月初的六班联考因为出题范围主要是针对联赛的,对于他来讲难度不算高,姜铭书很轻松地就得到了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建议使用【Firefox火狐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JIEQI_URL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