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老太太笑呵呵问道:“这位小哥,你想买多少桔子糖?”
客人想了想说:“一二百斤,再多五十一百斤也能吃得下。”
他是从北边过来的货商,想带批南方特产回去,搞个地域差来跟同行争夺年货市场。
祁老太太:“行,我们家有存货。你先尝尝我们口口香的酱板鸭,如果觉得口味合适,跟桔子糖一起买些带回去。咱家的东西用料实在,又讲卫生,吃起来嘎嘎香。要是你们六个吃完还有时间啊,我亲自领你去看酱板鸭的生产地参观参观。”
许灵瑶端着蒸好的酱板鸭出来,恰好听到祁老太太说的这番话,不禁多了几分好奇:“大哥您好,贵姓?”
陈清泉开门见山道:“免贵姓陈,耳东陈,全名叫陈清泉。我是从首都来的,想买一些南方特产带回去送亲朋好友。您家的桔子糖吃起来不错,酸酸甜甜的,很适合当年货。”
许灵瑶没想到这位北方汉子这么直白豪爽,她下意识看了眼许菁菁,发现小家伙正数着挎包里的桔子糖,“陈清泉同志,你们几位先用餐吧。等用完餐,我们再找个时间好好商量。”
陈清泉后知后觉到人来人往的餐厅显然不适合谈商业合作,道:“好的。”
许灵瑶回到后厨把这事儿说给蔺嘉川听:“嘉川哥,等会儿你抽空跟他们谈一谈,如果能谈到合适的价位,就跟他们签合同。约定好时间,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蔺嘉川丝毫不吝惜自己的夸奖:“媳妇,你的手艺真是绝了!桔子糖做得那么好吃,首都来的客人要把桔子糖当成是我们这的特产卖出去呢。”
得到他人的认可和赞扬是让人愉快的事情,许灵瑶笑逐颜开画大饼:“嘉川哥,如果咱们的桔子糖能销到首都,销到全国各地,那么我们就能拉人投资到市郊建个制糖厂,鼓励农民开荒种桔子树等其他经济果林,制成各种口味的水果糖。
有了制糖厂、种了经济果树,那咱们肯定就得想办法销售出去。要想富先修路,届时我们发动全市群众修路。路修好了,我们到外地很便利,外地人也能来到我们这,你来我往的的人口流动就会带来经济活力。如此这般,我们的本地经济不就活起来了吗?”
蔺嘉川认真听着许灵瑶的发言,这些设想并不完善,甚至有些太想当然。
但许灵瑶的初衷是好的,她就是想盘活本地的经济,让更多的人能顺应时代潮流,尽可能为自己为后代找到更好的发展出路。
蔺嘉川想了想说:“瑶瑶,我觉得你的想法是有一定的可行性的。除了桔子糖,咱们的酱板鸭、咸鸭蛋都是很不错的年货礼品。我会好好跟那位陈清泉同志商谈,争取获得他的信任,届时我们的桔子糖、酱板鸭和咸鸭蛋都能顺利加入他的销售渠道,以后就不愁销售问题了。”
许灵瑶往塑料餐盘上放入一碟凉拌咸鸭蛋和八寸大的汤盅,“嘉川哥,你跟我想到一块啦。趁着现在客人不多,嘉川哥把凉拌咸鸭蛋和田螺鸭脚煲给陈清泉送过去,你们先聊着。”
蔺嘉川端着餐盘到陈清泉等人的桌上,自我介绍道:“各位兄弟好,我是这家店长的丈夫蔺嘉川。我媳妇说你们是从首都远道而来的贵客,请你们尝尝我们口口香的特色菜凉拌咸鸭蛋和田螺鸭脚煲。”
陈清泉抬头看到摘下口罩的蔺嘉川,猛地起身敬了个礼:“长官好!”
蔺嘉川愣了愣,注意到在场的食客们投过来的目光,连忙冲他们摆手示意:“这是我老战友。”
“陈清泉同志,我们以前见过?”
陈清泉红了眼圈:“我哥叫陈清远,197x年曾在xx服役,当年要不是您出手相救,我哥就不是断一条腿,而是被炸个粉碎。”
蔺嘉川这才明白陈清泉为何失态,拍拍他的肩膀问他:“原来你是陈清远的弟弟。你哥现在怎么样?”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建议使用【Firefox火狐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JIEQI_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