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78章 青年之择
首页
更新于 2022-12-18 08:37
      A+ A-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页

    
    南苑军营。
    
    是历史上历代皇家军队的兵营所在地,这里现在的那些西式红砖营房还是清末编练新军时禁卫军的兵营所在,民国建元后,禁卫军遭到遣荼,随后南苑军营驻进陆军第一师,随后慢慢的部队被调出了这里,直到军官、士官模范团建成之后,南苑军营方才再一次热闹起来。
    
    对于1916年的中国来说,在某种程度上,南苑军营几乎是中国军队军官、士官的母校,按照陆军部的章程,陆军派遣军官需经由军官模范团培训半年后,方可进入基础部队,而各师同样需推荐士兵进入南苑军营接受士官培训。
    
    而现在相比过去,虽说南苑军营的营区并没有扩大,但是营区修了许多新的楼房,那些旧式的军营根本就无法满足日益庞大的军官模范团、士官训练团所需,在这里,军官们接受更为严格的、德国式的军官教育,而士官们则于此接受基本的班组作战训练,学习如何在战场上协助军官指挥部队、如何修建工事、如何组织进攻,如何操作机枪。
    
    尽管无论是军官模范团还是士官训练团,开始时不过只是袁世凯为一已之私创建的机构,但事实上,经过两年的整理调整之后,尤其是其引入了大量德国教官实施严格的德式训练章程之后,即便是当初的反对者,也不得不承认一个现实――它的建立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中国军队的战斗力。
    
    这或许正是无心插柳的收获。
    
    战争从来都是极为残酷的,死亡是不可避免的,而在远征军编遣之后,对于引入江苏陆军强调“军官带头作用”的远征军来说,军官的带头意味着牺牲,大量的军官伤亡,使得后方不得不加大军官的培养力度。
    
    在民国四年全国各军校的招生不过千余人,而在民国五年,各军校招生总名额却达到五千人之巨。可军官的培训却是需要时间,为此,最简单解决办法,就是训练学生军官。那些接受过高中或以上教育的年青人,可以在短训之后,成为一名勉强合格的军官,因此,考虑到战场伤亡,在民国五年一月,陆军部同意模范团直接招收青年学生作为补充军官。
    
    民国五年的中国。并没有多少高中,高中都集中省会或少数几个大城市,高中生的确是相当稀罕,第四期军官模范团中两千人的军官队伍中,不过只有五百名高中或同等教育程度的军官生,毕竟对于那些学生来说,更好的选择是考入大学,几年后寻找一个合适的工作。
    
    而7月第五期模范团报名时。或许是受益于远征军的索姆河大捷和军人地位的空前提高,一大批青年学生报名加入模范团,尽管这些青年学生来自多省。但他们中的相当多的人都有一个特点――陇海沿线,得益于多年来对教育的重视,使得陇海沿线不仅拥有中国70%的技校学生,同样还拥有中国65%的高中生以及75%的大学生。
    
    这些青年学生的爱国热情被新闻电影所感染,被报纸上那些极尽煽情的英雄们所感动,年青气盛的他们选择加入军队,挥师法兰西为国家效命,国家,对于这些心怀爱国之志的青年们来说,从来都是最能触及他们灵魂深处的名词。
    
    “国史明标第一功!中华从此号长雄!”
    
    “远征欧罗巴、扬我大汉威!”
    
    南苑军营内无处不在的标语。无时不刻的提醒着每一个身在此处的青年们,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建议使用【Firefox火狐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JIEQI_URL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