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1章下论文(十)
首页
更新于 2024-10-11 17:15
      A+ A-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

    材料: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义革命走向胜利的征途中,在图6所示各地【瑞金→遵义→......→延安→西北坡→北京(北平)】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根据材料并结合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史实,以“足迹”为题写一则历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叙述完整;立论正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条理清晰。)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足迹,体现了对中国国情认识的加深。11931年,中国共产党按照苏联模式,在瑞金建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21935年,在长征过程中的生死关头,中国共产党在遵义召开会议,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主义基本原理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它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31937年9月,为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争取抗日斗争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成立了陕甘宁边区政府。41949年3月,解放战争即将取得全国胜利的前夕,中国共产党在西柏坡召开了七届二中全会,做出了工作重心由乡村转移到城市的决策。
    51949年9月,第一届政协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会议通过了符合中国新民主主义社会特征的《共同纲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奠定了基础。
    总之,中国共产党的革命“足迹”不仅推动了中国革命的进程,而且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熟发展。
    材料事件分析:
    遵义会议:1935年,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事实上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中央正确领导,标志中央从幼稚走向成熟。
    中共七大:1945年毛泽东在会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中共七大确立毛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为中共领导人民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中国在河北西柏坡召开七届二中全会,指出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提出了革命胜利后党在各方面的基本政策。中共七届二中全会解决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转变的重大问题。
    论题:延续长江血脉,坚持文化自信。
    论述:长江文化的宏阔气象,离不开数千年的厚重积淀,数千年前,长江下游的良渚文明应运而生。两周之际在长江文化中分娩出巴蜀,荆楚和吴越三大文化圈。至秦汉时,“今天下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南北区域的一体化使得长江文化于不断交流中取长补短,奠定了其规模和内核。
    经过魏晋南北朝,安史之乱,宋室南迁三次或长或短的历史大变迁,政局的急速动荡迫使广大北方人民过江而来,经济重心的逐渐转移也造就了中原文明的“衣冠南渡”。中唐之后的文化资源则持续集聚于南方,确立了长江文化在整个中华文化版图中的重要地位。宋代长江流域教育发达,科技称雄。民间书院兴起,理学兴盛。元代的长江流域,出现了黄道婆这样的纺织技术改革家,青花瓷的烧制使得景德镇发展成为中国及世界的“瓷都”,明清两代长江文化臻于繁盛,产生过大量优秀学术成果,如王阳明的心学。顾炎武为代表的实学,形成名家层出的态势。长江文化日积月累,推陈出新,迭代递嬗。
    步入近代,长江文化承担起再建中华文化的艰难重任,自林则徐、魏源“开眼看世界”到曾国潘、李鸿章大兴洋务,中经康有为、梁启超发起戊戌维新,再由孙中山,黄兴领导的辛亥革命,最终在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等共产党人的奋斗下,长江文化在百年急遽中转型中脱胎换骨,构筑起新的体系。当今其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道路而行,其前景广阔明朗。
    综上所述,长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长江文化凝聚了具有普遍性,持久性的精神内涵—创新,进取和开放,我们要延续历史文脉,以磅礴的力量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建议使用【Firefox火狐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JIEQI_URL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