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兴衰的易位:
西方:
14、15世纪:欧洲出现资本主义萌芽蓬勃发展;
16世纪:世界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荷兰共和国诞生;
17世纪:英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
18世纪:美国、法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工业革命;
中国:
明朝(14—17世纪):中国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清朝前期(17—18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1840年:完成工业革命的英国打开中国封建的大门;
1.阻碍明清经济向近代化变革的原因:
(1).土地私有制:封建土地私有制必定导致土地兼并;
(2).重农抑商与“海禁”,“闭关锁国”政策:重农抑商政策阻碍商品经济的发展;
(3).经济结构因素:以小农经济为核心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4).思想观念因素:以“农本”为立国的经济思想;
2.赋税制度
(1)两税法(选必修一第95页左右
明初:两税法。赋税分夏税、秋税(米、麦实物);
明英宗正统年间:金花银。江南部分税粮折银征送北京;
明后期:一条鞭法。赋役合并,一概征银。
(1)背景:商品经济的发展与白银流通量的增加;
(2)特点:a.课税名目:赋役合一;
b.课税标准:量地计丁;
c.课税形式:折银交纳;
(3)影响:
a.农业:简化征收手续,减轻农民负担,推动农业发展;
b.经济:赋役征银,促进了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c.政治:古代赋役制度的重大变革,由实物税向货币税转变,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赋税制度:
康熙年间:“滋生人丁,永不加赋”;
雍正年间;摊丁入亩。
摊丁入亩的意义:
a.标志着人头税彻底彻底废除,标志官府放松人身控制;
b.自由流动的劳动力增加,雇佣关系的发展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和发展;
c.简化税收手续,一定程度上减轻赋役负担,增加财政收入,促进人口增长。
3.货币政策(选必修一第88页左右)
(1明朝
a.恢复铜钱、纸币并行的货币体制;
b.明中期起白银逐渐成为国家财政和民间交易的基本支付手段;
(2)清朝:完成承认白银的法定货币地位,与铜钱兼并;
4.社会局限
&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建议使用【Firefox火狐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JIEQI_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