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缔造意象世界的神秘契因(1)
导语:心理学的概念应用经常带给我们一种错觉--我们只有在最为特殊的情况下才会意识到这门科学是以生物的思维为主要研究对象的。什么是思维?它又是如何形成的?对于这一问题的思考和探讨,将引导着我们步入智慧之门。第一、诱发心理的恐怖意象
本节导读:大自然曾经无数次地毁灭了生物存在的世界,这对目睹了一切的远古人类是巨大的震撼,如果给这种震撼下一个定义,那就是生存危机。
【1】马可·波罗游记
马可·波罗本来不想当作家,但是战争却把他送进了热那亚的监狱。为了打发乏味的监狱时光,他向同牢的一位可怜的作家描述了一生经历的奇怪的故事。通过这种方式,欧洲人开始了解到他们过去所不知道的、关于这个世界的很多事情。他告诉人们:在东方,忽必烈汗的金色御座有宝塔那么高,花岗岩城墙的长度如同波罗的海到黑海的距离那么远。那些习惯于西方袖珍小城的人们不由得大笑。
马可·波罗其实是个头脑简单的家伙,他还顽固地坚持曾经在小亚细亚看到一个圣人把一座山移动了两英里,也曾提及没有脑袋的人和三只脚的鸡。但他的讲述却胜过了欧洲过去1200多年的一切,因为他的讲述让那些只认得abc的普通百姓了解到大量《圣经》不曾想到的事物,从而推翻了教会的地理学理论。
心理学感悟:那些能够带给广大人民群众启迪的东西是最有价值的。只有满足大众心理趣味的东西,才会引起广泛的共鸣。
【2】可怕的沙漠
关于大戈壁,马可·波罗是这样写的:“据说,这沙漠极长,一年也走不到头;从比较窄的地方穿过去,也得跋涉一个多月。因此,纵向穿越这片沙漠是不可能的,因为你无法带上足够的食物。横向跨越,像人家说的那样,走一个月也看不见一户人家。整个沙漠到处都是沙山、沙谷和大片的沙子平原,在那里也找不到任何可以吃的东西。”
“起风暴的时候,风能够把沙漠旅行队埋在沙子底下。”伊本·巴蒂塔说过,“中亚有一片大沙漠,要走15天才能过得去;沙漠上会刮一种能置人于死地的‘毒风’,这风会使人腐烂,死于这种毒风的人,胳膊和大腿会从身上掉下来。”
阿诺尔德·冯·阿尔夫于1497年提到过,在沙漠里经过三天极其艰难的跋涉,死了两个阿拉伯兄弟、几匹骆驼和两个旅伴;此外,他还在沙漠里看见了大约50具尸体,尸体的半个身子都被猛兽或别的野兽吃掉了。
心理学感悟:恶劣的环境对于人的影响不仅是生理上的,还有心理上的,不能合理控制就容易产生恐惧、绝望等心理。
【3】彗星之日
公元942年6月20日,巴伐利亚公爵到图林根州的卢赫镇去会见年轻的奥托三世的祖母和母亲--阿德莱德和泰奥法诺,他要将奥托三世置于他的保护之下。他们这次会见的目的就是讨论恢复小王子的地位,但是亨利感觉有点儿不愉快。在正午的时候,天空中忽然出现了一颗雪白的彗星似的物体,并且缓慢地消失。而后,这件棘手的事情一下子解决了,不等亨利动手,小王子奥托一下扑进了母亲的怀抱。
心理学感悟:对于不了解的自然现象,人们总是有着一种天生的恐惧。
【4】传染病的传播者
传染病是从海上传来的。
格里高利·德·图尔报道过,公元587年在马赛肆虐的鼠疫,就是由一条船带来的。“一条来自西班牙的船,载着和平时一样的货物,来到了这座城市的海港。不幸的是,这条船也带来了鼠疫病菌,很多居民都买了这条船带来的各种货物。有一个八口之家,都得了这种传染病,人很快就死得一个都不剩。这种像火一样蔓延的传染病,并没有在当地立刻传染给所有的家庭,而是停顿了一阵之后,才又像烈火似的在谷物收获期间迅速地蔓延开来,使这座城市变得荒无人烟。”
黑热病也是这样传播进来的,可能是从黑海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建议使用【Firefox火狐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JIEQI_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