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9章不堪承受的脆弱心灵(1)
首页
更新于 2025-01-09 16:30
      A+ A-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页

    第9章不堪承受的脆弱心灵(1)
    导语: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就是持续不断地对我们脆弱心灵进行刺激的历史,人类群体的心理在这一过程中渐渐成熟,但那曾经的痛苦与哀鸣,却始终徘徊在我们的梦魇之中。第一、愚昧距邪恶不过是一步之遥
    本节导读:寻找更有效率的刺激同类痛觉神经的方法,是从愚昧开始,但是大概没有人能够想到,如果愚昧与罪恶的心理相掺杂,便很容易堕为邪恶。
    【1】斯大林流放史
    流放是俄国沙皇曾经使用过的手段,而遥远寒冷的西伯利亚则是首选的流放之地。但当时对流放者的看管比较松懈,对逃跑者的惩罚也不很严厉。俄国十月革命前,斯大林就曾被流放到西伯利亚。1903年7月9日,斯大林未经审判就被流放到离家1.12万千米的西伯利亚,七个月后,他很容易地逃走了。1908年3月斯大林再度被捕,并于当年9月29日被再度流放到西伯利亚。他第三次被捕是1910年3月23日。此后,他又经历了几段流放和坐牢的日子。1916年,他在北极附近一个营地获释,此后再未被捕。
    心理学感悟:正是这种艰辛的历程,培养了斯大林坚忍不拔的性格,苦难多磨的环境,铸就了他良好的心理素质。
    【2】血腥之塔
    一位少年国王和他的弟弟一起在伦敦塔被杀,这是英国历史上最引人关注的谋杀谜案。那位少年国王便是爱德华四世12岁的儿子——爱德华五世。
    爱德华四世去世时,王子的叔父,即格洛斯特公爵理查德,被指定为王子的保护人。年少的爱德华只当政了77天,就被叔父关进了伦敦塔。诡诈的理查德借口小国王太寂寞,说服六神无主的太后把另一个幼子送去伦敦塔陪他。这是1483年6月的事情,从那以后,再没有人见过这兄弟俩。
    理查德随后以策划阴谋的罪名把爱德华五世的主要支持者全部处死,然后自己戴上了皇冠。王子兄弟的命运不得而知,人们进行了广泛的猜测。人们曾多次要求见王子,但他们从未出现。于是,人们认为一定是理查德谋害了他们。1484年,法国国家议会的发言人指控理查德为杀害王子的凶手。杀死儿童是极其恶劣的罪行,大多数民众都开始反对理查德。
    按托马斯·莫尔爵士的说法,是伦敦塔看守迈尔斯·弗特和一个叫代顿的人把王子兄弟闷死在床上。1674年对伦敦塔进行修缮时,人们在一堵墙中发现了两具遗骨,经检测是两个男孩的遗体,多数人相信这就是遇害的王子兄弟。
    但案件仍有疑问,理查德真的会冒着触犯众怒的危险去杀死侄儿吗?这是否是亨利七世为赶理查德下台而设计的骗局?这起不幸的事件给英国留下了一个洗刷不掉的印迹,那就是伦敦塔的别名——血腥之塔。
    伦敦塔的囚犯还包括简·格雷夫人和她的丈夫吉尔福德·杜德立,他们在波弗塔墙上划出“inae”字迹,至今仍清晰可见。探险者沃尔特·拉雷爵士被詹姆斯一世处死前曾在这里关押了13年。
    伦敦塔的最后一名囚犯是纳粹德国的第二号人物鲁道夫·汉斯,1941年希特勒派他做代表出使,英国妄想与纳粹政府和解,结果汉斯却叛逃了。
    心理学感悟:在历史上存在着大量大名鼎鼎的建筑,其中能够在人心理上形成最深刻印象的,毫无例外地都是那些最恐怖、血腥的建筑。
    【3】学者的评论
    英国学者约翰·霍华德曾说:“据我个人1771年到1774年间的观察,我完全确信,在监狱中死于斑疹伤寒的犯人比全国各项死刑中处决的犯人要多得多。他们消沉、堕落,对于疾病毫无抵抗能力。”
    心理学感悟:古时监狱里恶劣的生存条件,在摧残身体的同时,还击垮了罪犯的意志,让他们丧失了最基本的疾病抵抗力。
    【4】最后的示意
    当国王面对行刑人时,国王请求他们,直到他做出伸展双臂的示意手势时再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建议使用【Firefox火狐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JIEQI_URL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