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罗河的赠礼
远古时期,一望无垠的撒哈拉大沙漠曾是一片生长着茂密青草的旷野。那时,尼罗河不过是条无名的小河,漫流在非洲东部草原。大约在公元前二万年前,这片草原上出现了原始人类的足迹,他们以狩猎为生,出没在草莽之中。岁月流逝,气候变迁,无情的热风逐渐吞蚀了草原的绿色,把它变成滴水全无的大沙漠。植物枯干,动物也开始向有水源的地方逃生。大约在一万年前,黄沙热浪驱赶着第一批草原居民来到尼罗河流域,来到埃及。埃及是个古老的国家。它位于非洲东北部,红海、地中海的蔚蓝海水轻吻着它的东部和北部海岸,金色的撒哈拉大沙漠围绕在它的西、南两边。埃及是沙漠中的绿洲,它得天独厚,汹涌的尼罗河从南到北贯穿埃及全境。尼罗河,今天已闻名世界。它全长6000多公里,经过埃及境内有1000多公里。它发源于非洲中部的维多利亚湖,中途融汇了青尼罗河水,急匆匆地穿行于崇山峻岭之间,经过六道险滩,越过最后一道湍急的瀑布后,便缓缓进入一条狭窄的河谷,奔向地中海,在临近出海口的地方,尼罗河分出条条支流形成扇状,冲出一片绿草茵茵的三角洲。埃及,就是在这片谷地中诞生。
大约在公元前四、五千年前,古埃及人在尼罗河谷地定居下来。从考古工作者发掘出来的古代残存壁画中,我们可以看到古埃及人为自己雕塑出生动的形象:他们体格强壮,有宽阔的肩和窄狭的腰身,皮肤呈深褐色,头发黑而光滑。
据考察,这些人是非洲的哈姆语人部落和来自亚洲的塞姆语人部落长期混合而形成的。
埃及早期居民的生活异常艰苦。尼罗河两岸尽是沼泽,长满芦苇和纸草,而远离尼罗河则是干燥无雨的地区。因此,人们只能在尼罗河畔选择地势较高的地方用泥砖和芦草搭起小屋。这些小屋非常简陋,没有窗户,只有一道用芦草帘遮挡的小门。人们的日常活动都在室外进行。妇女在门前空地上垒起炉灶烹煮食物,制作陶器;男子在旷野中狩猎,去河边捕鱼,在尼罗河岸放牧猪、羊。不过,他们更多的时间是用原始的燧石工具,在尼罗河冲出的平原上清除荆棘草莽,在沼泽中开凿沟渠,在翻松的土地上撒下大麦的种子,然后他们把猪群放到田中去践踏,把种子踩进土里。古埃及人就是用这样原始的方法,开始了最初的农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勤劳的埃及人用自己的双手与尼罗河争夺土地,争取生存,终于掌握子尼罗河的脾性,他们爱尼罗河,和着尼罗河的呼吸欢喜和忧愁。每到炎热的夏季,酷热的天空无一滴雨水,尼罗河也默默无声。撒哈拉大沙漠刮来火一样的热风,漫天灰沙如云,淹没了一切,树木花草蒙上尘土竟与荒沙一色,人们身上、脸上、甚至毛孔中都渗入尘沙,几乎窒息。这难以忍耐的日子是在5月和6月,要五十多天才能结束,人们每天以祈祷度日,翘首盼望预示尼罗河水即将泛滥的红鹤由远方飞来。7月,雨季开始,北方吹来清凉的风,炎热消退了,树木花草从尘土中解脱出来。这时,尼罗河上游的山区里暴雨倾盆,山洪迸发,水量骤然增加,尼罗河水奔腾咆哮,倾泻而下,急流中带着大量的腐烂植物,使最初泛滥的几天中,河水完全变成了混浊的绿色洪流,这种粘稠的几乎抽出丝来的浑水,不能解渴,而且有害健康。
“绿尼罗河”过去了,河水继续上涨,水色渐清,一二十天后,又变为红色。尼罗河泛滥了,河水溢出河岸的第一个夜晚被埃及人称作“第一滴水之夜”。这一夜河中挤满了带着火炬的小舟,庆祝哈辟神(古埃及人把尼罗河神称作“哈辟”)的节日。9月,水势最大,吞并全部谷地,形成一片泽国,住在高地的人们只有凭借小舟来往。直到10月底,泛滥时期才结束,河水下落,流入河床。这时河水变成清澈的浅蓝色,人们开始在覆盖着肥沃淤泥的土地上进行耕耘。
11月到2月是埃及人播种和谷物成熟的季节。每年的3月到6月则是收获时期。古埃及人随着尼罗河每年定期泛滥,辛勤的耕耘、播种、收获,使埃及成为古代著名的粮仓。
由于埃及的自然条件,决定它的农业生产与人工灌溉紧密相连。尼罗河泛滥时,人们要疏通渠道,排出积水;而干旱无雨时节,人们又要从尼罗河引水灌溉。这样巨大的工程,繁重的劳动,绝非一人一家所能完成,它需要众人的力量。因此,埃及在较早时期就出现了联合。若干氏族联合为公社,若干公社又以地域关系联合为州,古埃及语称其为“诺姆”。埃及全境大约有40个州。每个州都有自己的名称、首城、军队和政权,有自己的方言和宗教。原有的氏族图腾,如鹰、蛇、母牛等,现在则变成了州的保护神,成为州的象征。每一个州实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建议使用【Firefox火狐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JIEQI_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