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86章海晏河清
首页
更新于 2024-07-13 00:17
      A+ A-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页

    第186章海晏河清
    战局从三月开始收尾,四月里尘埃落定。
    留任地方的官员陆续收到朝廷旨意,上任京城的人分批来朝。
    江知与跟谢星珩带着两个孩子,请上师和光一家,与大表哥宋原同行,朝着京都去。
    出发之前,他们就有信件送往丰州县,让两个爹收拾准备,交接好家中事务,他们在京城碰面。
    以后,他们会在京城安家。
    一路上,他们经过了很多府县,除却少数有攻城战的城池,余下情况都还好,破坏较小,当地已经恢复秩序,只等休养生息。
    有攻城战的城池,也在紧急建设之中。
    沿途还碰上了往各处颁发朝廷旨意的太监和钦差,有一队在驿站碰上的,江知与找他们问话,知道是各地税收下调、盐价下调的政令,打心眼里高兴。
    现在还没传来新皇登基的消息,但一条条的政令先行下发,让百姓们能以最快的速度,恢复平静的生活,这个行为着实拉好感。
    他们越往京城走,心里越是轻松。明君难得,仁德之君亦难得。这一步没有走错。
    他们五月出发,途经各地,见到糖厂、糖铺还在以糖水的形式布施。
    糖水是甜粥,填填肚子,补补体力。
    江知与这两年很少管糖厂的事情了,一点点交接出去,给新上任的巡厂人。
    再靠近京城一些,关于糖厂的议论、关于徐诚和他的议论就多了。
    战时的舆论战里,也包括糖厂的布施事件。
    提及这个,一方面是帮助徐诚积攒声望,一方面则是让糖厂在百姓心里占据一定地位,朝廷不好随意端了。
    最重要的是,糖厂终究是商业形式,并非朝廷的国有资产。糖厂以大厂姿态领头,各地商户就好效仿,可以大大缓解压力。
    他们的名声,随着江知与当官,越发响亮。在糖厂的长期布施援助期间,江知与在海城的官名不知何时也被人传到了外地。
    这些声音,好像是从海城传出来的,他们在海城附近听得见。又好像是从京城传出来的,他们越靠近京城,听见的议论声越浓。
    江知与在海城的官场待过,政治敏感度越发高了。
    他跟谢星珩说:“这回肯定会有许多女官来朝封官。”
    或许她们只想待在南地建设家乡,但朝中须得有女官,有足够数量的女官,以及足够位高权重的女官,才能保一方利益。
    与之相辅的,也会提拔起来一些夫郎。
    另有未婚的小哥儿、小姐儿。
    时势造英雄。
    南地广阔,又是林庚势力的大本营。那里的政局特殊。
    这些年徐诚一直在南地发展,顺应当地情况,他再拉拔些人起来,实属正常。
    江知与去京城的心情更加急切了。
    他好多年没有见过徐诚了,有许多话想跟他说,也想听听徐诚这几年的经历与见闻。
    再就是作为朋友的关心。尘埃落定,海晏河清,新皇登基,那徐诚要如何自处,以什么身份待在林庚身边呢?
    他怕出变故,希望可以陪徐诚一起面对。
    返京用了二十天,他们抵达京城时,两个爹还没到,城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建议使用【Firefox火狐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JIEQI_URL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