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7章从宁夏来的人(二、礼拜、茶馆)
首页
更新于 2025-01-29 03:49
      A+ A-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页

    新疆一共有大约两万多座清真寺,而且主要是以小型清真寺居多,新疆的小型清真寺多数都是和现在王濛等人看到的这座一样,常常是坐落在一些民居内的。寺庙外面还有小商贩叫卖的声音,来来往往的人们也是一点儿都看不出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感觉就像是非常习以为常一样,时不时地,可以看到信徒从寺庙内进进出出,颇有一种“大隐隐于市”的蕴味。
    王濛和吉里木也踏入了寺内,虽然说清真寺的规模不大,但是仍然能从一砖一瓦里感受到寺庙的庄重与宁静。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宽敞明亮的礼拜殿,地面铺设着整洁的地毯,色彩柔和,图案精美,吉里木介绍说,因为礼拜也是有固定的流程和礼仪要求的,比如说要进行跪拜和听颂经文,所以清真寺的内部空间一般都会比较大,主要是为了给信徒们提供一个相对宽敞而又舒适的礼拜空间,当然,宽敞的空间同样也能增加圣神感,因为在听颂经文的时候,开阔的空间有利于声音的发散,听上去还是会有一种余音绕梁的味道在里面的。
    王濛注意到,在礼拜殿的墙壁上,拓印着用不知道是什么的语言书写的经文字样,经文字迹工整,笔法流畅,散发着浓厚的宗教气息,吉里木则是说上面的经文是抄写的《古兰经》的经文,因为伊斯兰教信奉的就是《古兰经》,《古兰经》在伊斯兰教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它被视为伊斯兰教的神圣经典,是穆斯林信仰和生活的根本指南,在穆斯林的心目中,《古兰经》就是人们用来和真主沟通的方式。
    吉里木还说,清真寺在前些年进行过翻修,当时县上的民族宗教事务局对全县域内大大小小的清真寺都进行了盘点,对于一些上了年头的清真寺进行了翻修或改建,就有点类似于沿海地区的城市更新项目一样,当然规模并没有那么大。现在王濛看到的墙壁上的经文应该是当时翻修的时候拓印上去的。
    王濛认真地点了点头,虽然王濛并不是特别懂关于宗教方面的事情,但是看着这满墙的经文,仍然是给带来了王濛不小的震撼,看得出来,这些经文不仅是一种艺术的展示,还更像是一种对于信徒们信仰的指引,吸引着信徒们以及像王濛这样第一次见到的人驻足凝视,沉浸于对信仰的沉思之中。
    礼拜殿的正前方,是讲经台。讲经台看上去有点儿像平时用的演讲台,但是要显得更加大气,而且做工也要更加地精美并且更加带有宗教气息。讲经台看上去像是木质材料制成的,表面透出一种非常光滑的感觉,应该是抛了光的缘故,上面雕刻着精美的花纹,显得非常庄重同时又不失典雅。讲经台的两侧,摆放着几把木椅,这些木椅同样雕刻着与讲经台相呼应的图案,供阿訇在讲经时使用。
    王濛又问起阿訇是什么。吉里木解释说阿訇就相当于是清真寺的主持,属于是导师的角色,在进行礼拜、做仪式和处理各种宗教事务的时候,都是由阿訇来主持的,所以阿訇的地位非常地高,用韩愈的话来说,就是肩负了“传道受业解惑”的重任。不仅如此,阿訇还肩负着培养新一代宗教人才的责任,主要是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弘扬伊斯兰文化,促进穆斯林社区的和谐稳定。
    这么一说,王濛也就明白了,王濛说和佛教的主持有点儿相似,主持一般都是身着袈裟,在人群中非常有辨识度。吉里木则是说,伊斯兰教不同于其他宗教,有些地方会有不同于其他宗教的不同要求,但是有些地方则不会那么地严格,比如对于阿訇,阿訇通常来说在信徒的眼里就是一名“老师”,和其他的穆斯林没有太大的区别,只不过在知识和修为上,需要带领其他穆斯林学习和了解宗教文化和习俗,对于阿訇也没有像其他宗教一样那么严格的要求,阿訇可以是商人,也可以从政,也可以娶妻生子有自己的生活等等,而且通常也不需要穿着区别于其他穆斯林的特殊的服饰,讲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自由和平等。
    王濛说这还挺好的,王濛突然又问起吉里木,在伊斯兰教的场所内聊其他的宗教会不会触犯禁忌。吉里木则是说并不会有太大的问题,刚才说的,伊斯兰教本来讲求的就是自由平等,不但是讨论,甚至于包括于信仰本身,伊斯兰教都不会强迫他人去接受或者不接受,每个人都有信仰与否的权利,不能限制他人信仰什么、讨论什么,这也和国家宪法中的宗教信仰自由的宗旨是一致的,宗教信仰的本质,还是要维护各民族、各宗教事务的团结和稳定。
    王濛赞同地点了点头,说着王濛和吉里木俩人便向里面走了进去。
    走到里面,王濛看到在礼拜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建议使用【Firefox火狐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JIEQI_URL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