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七雁门之围:惊魂天
首页
更新于 2024-12-16 20:16
      A+ A-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页

    秋天的塞北高原。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一望无际的原野上,盛大的天子车队浩浩荡荡向北而行,连绵不绝的各色旌旗在朔风中猎猎招展。一只孤独的苍鹰在车队上空无声盘旋。绕了几圈后,它忽然投下莫名而惊惶的一瞥,振起羽翼向远方天际急急掠去。
    大业十一年(公元615年)八月十二日,天子车队缓缓抵达雁门郡(今山西代县);齐王杨暕(杨广次子)率后卫部队驻扎嵉县(今代县南嵉阳镇)。
    此时,雁门以北的大地正滚过一阵剧烈的颤栗。
    那是铁蹄践踏下的颤栗。四天前,东突厥的始毕可汗率领数十万精锐骑兵从塞外呼啸南下,此刻正风驰电掣地朝雁门扑来。
    他的目标是——杀死杨广。
    始毕可汗是启民可汗之子,名叫阿史那咄吉。大业五年,启民可汗卒,咄吉继位。前文已述,启民之所以能够坐稳可汗的位置,并且在后来的许多年里不断发展壮大,全赖隋朝的鼎力支持和悉心保护,所以他才会对隋朝感恩戴德,并终身以臣藩之礼恭谨事隋。毫不夸张地说,隋朝对启民及其部族恩同再造。对此,启民自己也是没齿不忘。按道理,始毕应该和其父一样,深深感念隋朝的恩德才对,可现在为什么会突然反目呢?
    原因有二:第一,时移势易;第二,杨广一朝的外交战略出了问题。
    首先,当初的启民只是突厥的小可汗,而且被大可汗都蓝打得差点灭族,所以除了寻求隋朝的庇护之外,没有其他的路可走,当然要对隋朝执臣藩之礼。可到了始毕这一代,形势已不同往日:东突厥不但已经在隋朝的羽翼之下逐渐发展壮大,而且早已离开河套地区的“庇护所”,回到了漠北的广阔天地。换言之,如今的始毕无论是地盘还是实力,比之当年的都蓝或沙钵略都已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他事奉隋朝必然不会像启民当初那么恭谨。
    其次,为了制约势力逐渐膨胀的始毕,裴矩依照当年长孙晟的战略,建议杨广对突厥实施离间,亦即以宗室女嫁给始毕的弟弟叱吉,然后封他为南面可汗,以此牵制始毕。杨广依计而行,不料叱吉因畏惧始毕,根本不敢接受隋朝的赐婚,所以隋朝的离间之策便落空了。而始毕得知此事后,对隋朝的态度自然更加不逊。
    裴矩一看离间之策落空,顿时恼羞成怒。为了泄愤,他想了一个阴招,以贸易之名将始毕的一个心腹谋臣史蜀胡悉诱杀于马邑(今山西朔州市),然后派人通知始毕说:“史蜀胡悉背叛可汗前来投降,我已为你把他斩杀。”始毕当然不可能傻到相信他的话。所以,裴矩使用如此阴损的招数,除了令事态恶化之外,别无任何好处。从此,始毕便断然与隋朝决裂,再也不入朝纳贡了。
    大业七年后,隋朝叛乱蜂起,国力大为削弱,始毕遂生出颠覆隋朝天下的野心。
    几年来,他一直在耐心地等待。现在,杨广居然不顾突厥翻脸的危险出塞北巡,主动送上门来,始毕当然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八月十三日,也就是杨广到达雁门的第二天,始毕可汗的数十万铁骑就已将雁门团团包围。隋朝君臣惊恐万状,随驾的文武百官开始手忙脚乱地组织防御,命人拆卸民宅的木石修筑城防工事,同时布署军队防守四面城门。
    然而,形势是严峻的。雁门城中的军民总计有十五万人。从人数上来讲,应该可以支撑一段时间,可关键的问题是——城中囤积的粮食只够食用二十天。
    也就是说,如果援兵不能在二十天内到达,那么这十五万人——包括朝廷的衮衮诸公、隋朝的宗室成员,甚至包括天子杨广本人,都将被活活饿死!
    突厥人的攻势异常凌厉,短短几天便把雁门郡下辖的四十一座城池攻克了三十九座,只剩下杨广所在的雁门和齐王杨暕驻守的嵉县。突厥人彻底扫清雁门外围之后,才开始集中兵力猛攻雁门。战斗十分激烈,一支流箭甚至“嗖”的一声射到了杨广面前,只差几步就把他射了个对穿。
    那一瞬间,杨广心胆俱裂,遂下意识地抱住他的幼子赵王杨杲放声大哭。
    杨广苦心维系了大半生的骄傲和尊严,就在这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建议使用【Firefox火狐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JIEQI_URL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