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颠沛流离的孤儿(下)
首页
更新于 2024-12-15 19:31
      A+ A-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页

    韶华易逝,不知不觉间诸葛氏一家已在襄阳城住了一个年头了。荆襄之地虽然繁华熙攘,却总也无法让背井离乡的诸葛玄快乐起来,南地虽然温暖如春,气候宜人,却总也抹不去客游人心中的那抹凄凉。诸葛玄抑郁成疾,终一日卧床不起。诸葛亮夜以继日的守候在重病的叔父跟前,递汤喂药,衣不解带,尽心尽责的服侍着诸葛玄。感动得叔父老泪横流,泣不成声,人间至孝也不过如此啊。
    诸葛亮望着一病不起的叔父,心里一阵绞痛。叔父老多了,平日里出口成章、高谈阔论,如唇拙齿笨,说起来哆哆嗦嗦,词不达意,甚至两只眼睛也仿佛两口干枯的老井,空洞洞的没有一点生气。诸葛亮觉得叔父随时都会死去,他忍不住时时轻唤:“叔父,叔父!”
    叔父呆滞地投过一瞥,便又将目光盯住无限远处,仿佛看穿了什么似的。
    诸葛玄间或在夜深之间打破一贯的沉默,仿佛癫狂一般,时而披头散发地捶床叹息,时而像个孩子一样地嚎啕大哭。这样的夜晚对诸葛姐弟而言,简直痛苦得比日常生活的艰辛更甚。姐弟三人无计可施,只得相对泪垂,长叹不已。
    叔父重病在身,家中的生计便断了来源,日子越发清贫。想不到刘表还不忘旧友,雪中送炭,维持着诸葛一家的炊烟,使得穷困潦倒的独夫孤儿艰难的活了下来。
    第二年的春天来得似乎特别早,正月里的襄阳城已经是春意盎然了。叔父战战兢兢地活过了一个冬天,诸葛亮大大的松了口气,觉得春日临近,叔父的病也会渐渐康复的。
    叔父的精神越来越不济了,接连好几天水米不粘牙,诸葛姐弟们端到床头的汤膳,他眼皮也不抬地摇摇头,甚至连药都饮不下了。
    有一天黄昏时分,叔父的气色出奇的好,从那死灰般的两腮颊上甚至浮现出了一丝生机。诸葛均年幼无知,兴冲冲地对孔明说道:“兄长,你看叔父今天气色多好,恐怕过不了多久就会康复,到那时叔父就又会指点我们读书了。”
    诸葛亮附和道:“是呀,叔父的病大有好转了。”
    诸葛均听罢,欢快地转入内室去了。
    诸葛亮望着弟弟瘦削的背影,眼圈一红在心里道:“叔父的大限之期不远了。”
    是夜掌灯时分,诸葛玄一反常态地饮下了一壶补汤,又让诸葛亮扶他倚在床头,这才慈祥地盯着面前的侄儿、侄女细细打量,仿佛从不认识他们一样。
    “罢了罢了,你们都已长大成人,难怪老夫会年迈了。”诸葛玄叹道。
    “叔父带着我们姐弟辗转迁徙,躲避战祸,不然的话就叔父怎么会两鬓染霜?叔父的养育之恩,小侄们没齿难忘,叔父就是我们的再长爹娘!”诸葛亮跪倒尘埃,泪流满面。
    “孔明,你兄长子瑜远赴江东,也不知下落如何?如今音讯全无,我死也不能瞑目啊!”
    “叔父且宽心,兄长满腹经纶,料想必不会久居人下,定有出头之日,到那时我兄弟骨肉团聚,咱们全家重逢,那才是一大喜事呢!”
    “对呀,喜事,喜事!”诸葛玄转尔又对诸葛亮的姐姐道:“侄女,你父临终前曾将你的终生大事托付于我,让我为你寻一个书香门第,早日出阁。谁曾想战火连天,使得你的婚事一拖再拖,耽误了你的青春。我这做叔父的,良心难安啊,在九泉之下又何以颜面去见你的父亲呢?侄女,我对不住你啊。”
    姑娘闻听此言,粉脸一窘,低低叩首道:“叔父,您安心养病,我的事还须从长计议。您为我们几个呕心沥血,我们寝食难安。如果您再为此事而忧心忡忡,郁闷不乐,侄女真的是无地自容,虽粉身碎骨也难报您的大恩大德了!”
    诸葛玄听罢点了点头,又转而对诸葛均道:“均儿,你年纪最小,却也受尽了流离之苦,日后还要与兄长姐姐相互扶持。你们自幼双亲丧亡,只有兄弟姐姐是最亲的人了,千万不能兄弟离间,骨肉相残啊。”
    诸葛均呜呜哭着,一句话也说不出来了。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建议使用【Firefox火狐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JIEQI_URL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