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85章 伦敦1881(1)
首页
更新于 2023-01-10 04:42
      A+ A-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页

    “来来,侬尝这个……烧羊腿,烤乳鸽,柠檬南瓜派,牛油甜迷迷,不腻……还有这洋酒,同治十一年的德国雷司令,比咱中国的酒好喝多了呀……”
    在泰晤士河畔的一处高级餐厅内,肩搭白毛巾的侍应生交头接耳,悄悄议论那一桌衣着发型奇特的中国客人。
    两人年纪相仿,都是三旬五六年纪。男的留着及腰长辫,圆白文秀,穿着及脚踝的长袍。女的清爽秀丽,举止比容貌成熟得多,气场上反而更胜一筹,不像是他太太。
    “嘘,清国外交官。小声点。去拿最好的红茶。”
    “最好的红茶”端上来,糖块和鲜奶放在一边。林玉婵跟侍应生道谢,没放糖和奶,先抿一口,神色复杂。
    “这、这我家的茶吧……”
    徐建寅差点笑喷。招手唤人,用生硬的英文吩咐:“咖啡,咖啡。”
    在他看来,咖啡比茶好喝多了。
    林玉婵无奈摇摇头。谁能想到,这个大清国数一数二的洋务专家,带队研制出国产镪水、新式后膛抬枪、并且一手规划出山东机器局的军工大拿,在饮食口味上如此崇洋媚外。
    在号称饮食沙漠的大英帝国能找到如此精致的馆子,也算他能耐。
    她扭头看窗外。伦敦常年大雾弥漫,偶尔散去一小会儿,可以看到崭新靓丽的大本钟。白金汉宫楼顶飘扬着巨大的英国君主旗,表明维多利亚女王圣驾在此。圣保罗大教堂的圆顶清晰可见。整整一百年后,戴安娜在此成为维多利亚女王的曾孙媳。泰晤士河对岸,繁忙的滑铁卢火车站上方笼罩着一层黑烟。
    “还有这个,鹅肝,法国进口,你一定得尝尝。”徐建寅热情介绍,“公使馆每个月有餐费补贴,花勿掉,都进老爷们钱包。我每天恨不得自己多长两张嘴呀。”
    徐建寅目前任大清驻德使馆二等参赞,主要任务是工程技术考察,至今已外驻两年,走遍了英法德等主要欧洲国家。在如饥似渴地吸收第一手西洋科技之余,他唯一的爱好就是尝遍各地美食。林玉婵跟他多年未见,猛一看没认出来,胖了一圈。
    既然朝廷报销,她也不客气。不过有些过于奢侈贵重的菜品,她还是婉拒了。也许因为她开局就是无产阶级,有些东西她在现代使用毫无压力;在十九世纪享受,就有罪恶感。
    “还没有谢你。”徐建寅熟练地切乳鸽,诚恳地说,“上次那个加特林机枪(Gatlinggun),运回国,李爵相特地拍电报来,说太后都夸好。林姑娘,你的眼光老好了呀!啥时教教我呀!”
    林玉婵笑道:“就为这个,把我叫到伦敦来吃饭?”
    加特林机枪是美国高科技产品,自南北内战时代开始广泛应用,如今已是十分成熟的新式军械。林玉婵偶然在纽约结识发明家加特林,猛然间觉得这名字耳熟。
    她于军火方面虽然是纯外行,但马上意识到,这不是很多款战争游戏和电影里的经典武器么!直到二战时还在用呢。
    此时的欧美战云初歇,军械市场百花齐放,良莠不齐。大清朝廷派人采购西方军火,时常被骗被糊弄,几个月万里迢迢,买来一堆次品废品。但也没办法。相关人才稀缺,在西方奸商眼里,清国政府人傻钱多,活该被他们忽悠得团团转。
    而林玉婵十分确信,这加特林枪准不会掉链子。
    但她一个民间商人,还是女子,没法掺和军火生意。思来想去,给当时在德国的徐建寅写信,请他来美国一观。
    徐建寅是行家,对这加特林机枪一见钟情,当即奏报回京,大手笔定了五十尊,请林玉婵帮忙谈判订单细节。如今机枪运回国,谁用谁说好。连带着徐建寅沾光,名字上达天听,连慈禧都夸了两句,说等他回国,要好好奖赏。
    徐建寅一心科研,虽然不会削尖了脑袋追求升官发财,但当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建议使用【Firefox火狐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JIEQI_URL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