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来的商人,更是名声赫赫.
官商,有大明户部侍郎王家彦,他掌控着大明两京一十三省,三千多家官店,还有沿海地区,上百家海产品加工厂,可以说是这时代,地球上最大的连锁店了。
刘鸣谦算半个官商,他代表皇商,代表太后来为小皇帝站台。
钱陞和江南商帮,来了六人,山西商帮,由亢家二公子亢文祯带头,来了八人,南京的喻致和,也带来了两人,连广东福建地区,也有两位商人前来。
他们是应太后的邀请,来奴儿干考察商机的,此时,也被请到了天子的行宫里,参加接风宴,四民之末的商人,得到如此优待,人人脸上,都露出与有荣焉的骄傲表情。
正中主位,是皇帝的御座,宾客的位置,分列左右两侧。
左侧第一位,写着首辅孙承宗的名字,右侧第一位,写的是大伴方正化,他是御马监总管太监、内操军统帅、天子武师傅,此时的位置,能彰显他在天子身边的地位,也能随时保护小皇帝的安全。
袁崇焕坐在左侧第二位,他此时,却心情复杂地望向对面一位六十来岁,须发花白的四品官员,他上下打量,左看右看,都没看出来,这位官员有何特别之处,他的身后,还站着一位二十多来岁的九品青袍官员,看面相,应该是他儿子。
据说,这位叫孟逃祥的官员,本来在沧州老家闲住,是太后亲自下旨寻找,吏部才查到他的资料,派人去沧州将他请回了京城。
袁崇焕想不通,这位考进士就考了九次才中,请假离职前,只是吏部考功司的郎中,这样的官员,在朝堂一抓一大把,为何太后单单提起他?还允许他儿子跟在身边照顾?
他却不知道,在原本的时空,这孟兆祥父子,与李邦华一样,城破的时候,选择了自杀殉国,而且家中老妻和儿媳也跟着自缢而死,可谓忠烈。
在太后的心目中,臣子的忠诚之心,比管理能力更重要,能力不足,可以用制度和规范的流程来修正,忠诚之心却是难得。于是亲自召见他,问他愿不愿意来辽东主持大局?
朝廷派遣到辽东的治理官员,级别一向很高,多是巡抚一级,到万历后期,已经是督师级别,如老上司孙承宗,就是以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的身份,督师辽东的。
整个奴儿干的区域,比辽东地区不知道大了多少倍,袁崇焕以为,朝廷至少应该派出一位二品大员,才镇得住场子。
对面这位孟兆祥,一脸敦厚的样子,如何担得起奴儿干地区的重担?
对面的孟兆祥,见袁崇焕打量他,忙朝他拱了拱手,袁崇焕立即微微起身还礼,准备过去打一声招呼。
大门外却传来响亮的通传声:“大明皇帝陛下驾到!”
大厅里正在低声交谈的众人,立即噤声,忙站起来恭敬肃立。
小皇帝头戴翼善冠,身穿合体的龙袍,腰间一条白玉带,脚下一双崭新的黑色羊皮靴,精神抖擞地走进大厅。
他身后,跟着几位重要人物,袁崇焕都认识,天子大伴方正化、黑衣僧人法安、首辅孙承宗、户部右侍郎王家彦……
突然,袁崇焕眯起了眼睛,在孙承宗的身后,有一位他无比熟悉的官员,单凭那肥胖的身躯,他一眼就认出来了,那位,正是从山海关兵备道任上,调任辽南兵备道的杨嗣昌!
他居然从辽南来到了沈阳,还走在孙承宗的后面!这是……升官了?
无人回答他,待小皇帝坐到主位上,孙承宗领着众人山呼万岁之后,袁崇焕才看到,杨嗣昌的座位,仅在黑衣僧人法安之下,比京城来的孟兆祥还靠前面。
容不得他多想,孙承宗开始讲话:“诸位,建州女真不服王化,起兵反叛,我大明四代帝王,厉兵秣马,矢志平叛。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建议使用【Firefox火狐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JIEQI_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