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和日丽,草木葱茏,群莺乱飞。
荀柔在太史令卜得吉日启程东巡。
有太尉府属吏三十,亲卫营精兵八百,并车马数十相从。
同时,堂侄媳糜氏跟随车队往南方夫妻相聚,父亲棺椁这一次也将送回家乡。
雒阳杨奉叛乱并已迅速扫平的消息,在出发前数日,由司隶校尉钟繇遣使快马加鞭传入长安。
不到五百人规模的叛乱,起得仓促,灭得干净,消息直入三台,只在各处文档上留下一记,并未在京城掀起波澜。
荀柔看过杨彪当初书信,字字如泣,拳拳爱子之心,显然未被杨修所纳。
少年重义气,老者自惜身。
他有些惋惜杨修天资,同时也松了口气。
弘农杨氏自此分散,从大局上是好的。
案情虽未结算,但也没什么需要额外关心,余事属廷尉,荀柔依旧于既定时日启程出京。
第一站先至霸陵。
比起先前,霸陵气象大为不同。
四处烟尘动地,一座座新营房正在修建。
赵融将军走路带风迎接上来,可谓满脸喜色第一批裁军后留下的精兵伍卒,将于夏收后来进行精细训练。
虽然人没到,但名籍已由尚书台传来。
未来屯守司隶的中央军,必是全国最精粹的队伍,赵融将训练他们步兵作战才能。
而这些人未来前途光明,能在此时结一段师生缘分,当然是好事。
荀柔让赵融领他去劳改村看看。
那边也在起新里舍,将用于放置投毒案边缘人员。
原本在此种地的士族们,看着体面了许多,还推举一年长者上来搭话。
在一片嚎啕声伴奏下,荀柔耐心的听完对方的检讨
原是他们有眼无珠,不知荀太尉是天命所在,吊民伐罪,重煊汉室威仪。
是他们自误,他们心智蒙昧,竟然从贼,的确不堪为用。
太尉饶恕他们性命,仁爱非常,甘霖普降,让他们在此种田必有深意,日后他们一定以“耕读为业”、“修身养性”“改过自新”。
……也行吧。
荀柔懒得去想这些人真的悔过,还是看大势已去,再没机会,所以只好滑跪求饶。
让他们一直在山里种田,是有点浪费。
反正家产收了,势无了,再过几年,天下局势更稳定,还是要放出去,只要老实谋业就行。
在一片颂圣谢恩声中,荀柔离开霸陵,沿途城镇不多停留,直奔下一站雒阳。
昔日都城,经过两三次修整,虽则人烟依旧稀疏,但比起先前,渐渐恢复元气。
陪同的钟繇小心打探,是否会再迁都回来。
此事,其实至今未有决断。
本朝前后两代,建都两地,其中利弊,已摆得明明白白,各有长短,绝无兼美。
中枢内两方也各执其理,争论始终未休,他也始终不能决定。
不过,荀柔还是再三叮嘱钟繇,千万看好雒阳土地,小心豪族偷家。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建议使用【Firefox火狐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JIEQI_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