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67章第167章
首页
更新于 2021-09-07 02:54
      A+ A-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页

    十年,整整十年时间,从中年变成老年,唐林和承昭帝君臣联手,总算瓦解了部分世家的势力,而宁朝吏治也变得更加清明了。
    官员的调换是缓缓进行的,而且趁此机会,唐林总算查出到底哪些世家插手了私盐买卖。
    将这些世家记下后,唐林便一步一步地减少这些世家对于朝堂政策的影响。
    为官的就查其功过,还未为官的,看其能力而定,能力一般的自然是筛选出去了,有能力又懂实务的就去外地为官,有学识的就搞学术。
    其实所有的官员都是这般,只是毫无疑问,没有参与私盐买卖的世家子和寒门子能拥有更好的差遣。
    不过像是能参与私盐买卖的世家风气本就不好,品性也可想而知。
    这几年朝堂各处都在整顿,好些世家出身的官员,一部分寒门出身、忘记百姓之苦的官员都被罢免了,有些还吵了架。
    最开始自然是有动荡的,不过唐林并没有步步紧逼,行的很稳。
    等到所有人反应过来的时候,官场已经大变样了,少了很多争斗,只以功绩说事。
    除此之外,唐林还改革了吏治。
    胥吏、官员皆是吏治,胥吏要的是考试,之前唐林的胥吏六房制度,让各地的府衙、县衙有了完整的胥吏管理制度,但是最根本的依然没变,那就是胥吏世袭制。
    宁朝的胥吏都是世袭的,而且宁朝的官员还喜欢随意添加胥吏。
    也就是说,胥吏永远都是在增加,没有减少的一天,这也导致了宁朝的胥吏人数及其庞大、复杂。
    县衙、府衙的胥吏已有定例,按照各个衙门的等级制定了不同的胥吏人数,县衙胥吏最多的是赤县,最少的是下县;府衙最多的是上府,最少的是下府。
    但是朝廷各部的胥吏同各衙是不一样的,所以唐林调查了许久,同承昭帝还有各部尚书上下斟酌许久后,才定下了大概职位。
    除了限制人数外,更重要的是俸禄,宁朝胥吏没有俸禄,以前都是得些茶水钱什么的,不能算。
    所以胥吏也划了等,不同等级的胥吏所得俸禄不一。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项,胥吏们需要进行吏试,吏试上等才可以入职,也就是说取消了胥吏世袭制。
    而且每三年胥吏考课一次,连续三次都是上等的话,可以酌情让一名子嗣参加科举,如果连续六次都是上等,并且功绩卓越的话,可晋升为低品官员。
    离开吏职十年后,子嗣可脱离吏籍,参加科举。
    对于这件事,朝廷考虑许久,有不少官员觉得官吏不该一体,官就是官、吏就是吏,如何能让胥吏成为官员呢?
    所以唐林举出古时不少由吏当官的名臣,并问:“乾朝之前,官吏尚未分离,由吏为官者甚多,袁公、成相比比皆是,汝之意是觉他们不配?”
    袁公、成相都是武朝的一代名臣,受人尊重,自然无人敢说不对。
    胥吏们知道此事后,又喜又悲,特别是一些皂吏,以前在衙门当胥吏的条件极低,只要被长官看上就行。
    现在的要求提高了不少,要能写会算,至少要有一技在身的。
    现在胥吏的门槛高了,他们自然不适,但与此同时,胥吏不再是一条前程尽无的路了,反而只要自己做的好,不管是子嗣还是自身都有晋升的地方。
    有了这个大饼在,胥吏们都很安分,积极性都提高了许多。
    不过与此同时也有一批贪污受贿的胥吏被罢免了,由此大宁朝的胥吏进入了一个比较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建议使用【Firefox火狐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JIEQI_URL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