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1章谁是谋杀韩信的真凶?
首页
更新于 2024-11-12 05:09
      A+ A-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页

    第51章谁是谋杀韩信的真凶?
    刘邦此次亲征陈豨,很可能就是避人耳目,自己离开长安,造成自己与韩信被杀无关的假象,黑锅由吕雉来背。而且吕雉本人也愿意背这个黑锅,因为这是她控制最高权力的最佳机会。吕雉有才无威,但她又不擅长战争,所以她只能在政坛上折腾。吕雉以杀立威,通过残酷的政治洗牌,诛杀异己,为自己在不久后的亲政打下基础。至于说刘邦亲征时,想带韩信北上,而韩信以有病为借口,拒绝从军,这应该是汉朝史家的曲笔。只有把韩信留在长安,吕雉或刘邦才有可能更顺利地诛杀韩信,否则带韩信上前线,一旦前线闹出兵变,军队拥立韩信,刘邦半点活路也没有。如果真出现这种局面,长安城中的吕雉、萧何同样没有活路。甚至不排除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即韩信本人希望随刘邦上前线讨伐陈豨,以证明他对刘邦的忠诚,却被刘邦拒绝。
    《史记·彭越传》记载,刘邦亲征陈豨时,曾经下诏要求梁王彭越亲率军队去北线配合他。彭越可能是出于担心刘邦下黑手的考虑,拒绝出征,只是派出大将率军北上,气得刘邦大发脾气,派出使者去梁国大骂彭越。刘邦不放心彭越,又怎么会放心实力比彭越更强的韩信?
    韩信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慢慢地陷入一个可怕的阴谋之中,他已经习惯了高级囚徒的生活。每日里锦衣玉食,无所事事,这样的日子,他已经过了六年。虽然韩信的生命还存在,但笼子里的金丝雀更向往笼子外面更广阔的天空,而不是做一个被人观赏取乐的宠物。
    韩信从落魄出道到走向人生最高峰,用了四年时间,而他从楚王的位子上被刘邦用计骗倒,然后软禁,仅仅只有十个月的时间。从汉六年(前201)以后,江湖上就已经没有了战神的传说,韩信的故事渐渐被人们忘却。
    天才往往习惯于寂寞,但其实也更害怕寂寞,他们人生的价值在于不断超越自我,而不是困在活死人墓里虚度光阴。虽然中原已经平定,但北方的匈奴日渐强大,韩信渴望能继续率兵征战,继续证明他在军事上不可超越的天才。只是刘邦断然不会再给他这样的机会了,刘邦宁可冒危险亲征,甚至在白登之围差点被冒顿吃掉,依然没有考虑起用韩信。
    韩信还是原来那个单纯的少年韩信,刘邦却已经不是原来的刘邦。
    刘邦和吕雉之间有许多矛盾,刘邦一直打算废掉吕雉及太子刘盈,改立戚夫人和刘如意。吕雉也在四处拉拢大员,巩固自己的地位,但他们对韩信的态度,虽小有出入,但大体是相同的。韩信的忠诚,在他们看来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韩信对于汉朝巨大的威胁。
    从刘邦之前对韩信的态度来看,不杀甚于杀,但可能是出于以吕雉为代表的后党集团的强烈要求,再加上刘邦自知时日无多,为了大汉王朝的千秋万代,刘邦忍痛同意对韩信实行定点清除。
    谋杀韩信的计划,是韩信最大的恩公,曾经被韩信视为再生父母的丞相萧何提出来的。《史记·萧相国世家》:“淮阴侯谋反关中,吕后用萧何计,诛淮阴侯。”韩信想到了刘邦对自己的军事天才“羡慕嫉妒恨”,吕雉也就早就想对自己下手,但单纯的韩信绝对不会想到,真正把他送进地狱的,居然是萧何。
    这正是韩信人生的悲剧所在,他自己重感情,便认为天下人都重感情。韩信总是一厢情愿地把曾经帮助过他的人视为恩人,别人对他有过滴水之恩,他必当涌泉相报。平心而论,萧何不是坏人,而且人品比较端正,但韩信忽略了一个关键因素:个人感情和本集团利益的主次关系。
    前面说了,萧何是汉朝居统治地位的沛人集团的核心成员,萧何本人的利益是和刘邦、吕雉紧紧捆绑在一起的,属于一种依附型的存在状态。汉在,萧何在;汉亡,萧何亡。
    假如韩信“造反”成功,势必铲除与韩信利益直接冲突的沛人集团。纵然韩信出于对萧何当年推荐自己的感恩,用萧何为相,萧何在政治上没有任何盟友,随时可能被韩信,甚至是韩信的继承者拿掉。而萧何和沛人集团的关系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萧何的安全反而能得到最大程度的保证。
    也许萧何在感情上并不想置韩信于死地,但他将面对来自刘邦或吕雉以及沛人集团施加的强大政治压力,在这种情况下,萧何没有任何选择的余地,他只能设计除掉韩信,以求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建议使用【Firefox火狐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JIEQI_URL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