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这位儒生认为这件事这么着就算完了,顺便还刷了一波名声,结果没想到太白居士竟然命大未死,只是受了重伤躲藏起来。
之后太白居士遇到的事情并没有在江湖上流传,只是知道他再次露面的时候,不仅功力大进进阶外神,而且竟然在没有专修其他功法的情况下跨过对本经的理解,独辟蹊径开创了以诗歌入道的办法。
青莲居士现身的第一件事就是前去报仇,但他不过是定神期的修为,而此时那位儒生进步极快,已经站在了第一阶梯的门槛之上。
可是没人想到青莲居士将诗歌化入了剑法之中,威力之强竟然不次于顶尖剑派的剑法,加上他也身兼儒家功法真气源源不绝的特点,只用了十剑就斩碎了仇人的法相,第十一剑更是将其枭首。
后来的他一发不可收拾,飞快的走完外神之路,成为第一个以儒家为本,却以自创的“诗剑”入道的天人强者,告诉后来人儒家并不是只能依靠圣人留下的那四部经典,还可以运用诗词歌赋提升境界,大大的扩展了儒家的道路,直接促成了后来儒家的又一次发展,让它最终与佛道并列。
太白居士的根本功法《青莲剑典》据说保存在敬德书院,这也是因为他本人与修辩书院某些人积怨的原因——毕竟他的同期基本都成长为当时修辩书院的中坚力量,而这些中坚与他的关系也十分恶劣。加上他还斩杀了那位书院里人缘不错的外神,更是加深了两者的裂痕。
不过这部顶级神功并不像其他的顶级功法那样重根骨,反而类似于《刀录》以悟性选人。它并没有详细的功法说明,而是让修炼者以自己的诗歌作为精神的载体和延伸,来践行自己的外神之路。
因此修炼者要不是一个出口成章,七步为诗的文曲星,根本就无法修炼出独特的青莲真气。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历史上修炼此法的儒者极少,也仅仅出过两位天人,就是以“诗圣”为名的杜弗与被称为“诗鬼”的李阖。
不过《青莲剑典》以剑为名,自然还是一套绝世的剑法,常有敬德书院的儒生兼修此法,倒也不算稀奇。只是因为并无青莲真气,所以无法发挥全部威力。
可是奚思明却和那些仅习剑法的家伙不同,他使出的“无限莲环”是太白居士当年以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所化之招,是《青莲剑典》的绝招之一,只有真正以其为根本法的儒生才能施展出来。
这一招的神奇之处在于,在先天时就可以学习,而且威力也十分的不凡。可它最大的优势是哪怕进阶外神乃至天人,都可以运用在战斗之中,依然非常厉害。
因为这一式是以剑气牵扯锁拿敌人的兵器,不论敌人是少是多,无限的剑气环都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直到将敌人完全困死。
奚思明只是用它破解了围攻就停下此招,不过是因为“无限莲环”颇费真气,现在遇到的只不过是第一场战斗,他要为之后可能的危险留足力气。
但是这也说明了奚思明已经修出了青莲真气,看来他本人不但博闻广记,同时的确才华横溢。
话说回来,哪怕《青莲剑典》再难,也是一门顶尖功法,即使是敬德书院里有先生教导的亲传们也不见得能够见到它,而奚思明这位据说没有在敬德书院求过学的年轻学子又是如何学到的呢?
奚思明此时用剑圈住中间的四名持枪木偶,充分的表现出了他剑法的精妙,以一敌多依然轻松自如。他偷眼看向蓝宁两人,发现他们都在用心对敌,并未对自己的剑法来历有什么疑惑,才悄悄的松了一口气——看来他俩确实没看出自己的武功来历。
与此同时,他还分出一部分精力放在圈外的持刀人偶身上。从持枪人偶攻击开始,它就没再动过,奚思明知道对方肯定是这群人偶中最强的一个人,因此随时都在防御它的突袭。
果不其然,持刀人偶看到奚思明游刃有余的模样,果断的加入了战斗。
只是一刀,奚思明的压力瞬间猛增,不仅仅是因为持刀人偶的力量更大、速度更快、招式更加的精妙,事实上这些他都能应付。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建议使用【Firefox火狐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JIEQI_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