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几乎所有的人都深谙这句话的意义,但是真正理解其深刻内涵并能照此修行的人又有多少呢?现实中我们经常看到一些有如慕绥新、马向东以及最近落马的陈良宇等身败名裂之人,其犯罪根源无外乎就在于两个字“贪欲”,每每看到这些,一些人都会感叹着说:“早一点收手,不至于有今天啊……!”仔细想来,这些感叹所流露出的内涵不正是“知足”的思想吗!然而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人们不理解知足常乐的道理,而在于如何抵挡欲望的诱惑……!
诚然,没有谁愿意过清贫的日子,特别是在当今色彩斑斓的世界里,在汽车洋房,金钱美女等勾魂惑魄的引诱中,一旦人的大脑受贪欲的支配,就不会享受知足的快乐,就难以收得住自己贪婪的手!于是,那种“看别人捞别眼气,捞不着别生气,抓住机会别放弃”的歪理邪说便会成为灵魂扭曲者的价值取向,把“升官”与“发财”紧密地牵连到一起,肆意曲解《老子》“知足之足,常足矣”的哲学内涵,认为知足常乐就是没有追求,他们一经得势,便将追求物质生活质量的最大化,设立为自身奋斗并为之劳顿的目标,有的甚至不择手段,最终堕入贪欲的泥潭。然而,单纯的依靠物质的极大丰富能够真正解决心灵的问题吗……?在我看来大凡持“知足常乐等同于没有追求”的观点之人不过是因自身德行修炼不足而为粉饰自己“过度贪欲”的行为而寻找托词罢了。
其实,“知足”绝不是没有追求,“知足常乐“也不是平庸,相反知足倒是一种品行,是“欲与德”经过艰苦抗争之后,形成的一种崇高境界所显现出的从容与淡定。追求与知足是一种辩证的逻辑,知足恰是追求最好的动力,在知足的同时重新确立新的追求目标,在一个个目标的实现中体会知足,享受快乐、幸福,岂不更有深度吗!
怎样才能让我们过上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呢?一句话就是学会知足,感悟知足,用平和的心态寻找内心的宁静。当不当科长,并非代表你的能力没被认可,没有了奖金,也不该是影响情绪的主要理由,重要的是你如何面对自己,如何以一种平衡的心态去面对眼前的事物,你就不会产生烦恼。我们要切记:越来越重的质监责任和以查办行政案件质量与数量为主要考核内容的相关制度将构成评判我们行政作为状况或决定我们命运的标准。至于名利之事,我们大可不必过多计较,我相信没有谁会因为没有了奖金而放弃你的职业,因此,如果你一味沉浸在“别人得到的多,而自己得到的少”的遗憾中长期不能自拔,必将对自己的生命质量构成危害。领悟“君子有所求,有所不求”的内涵吧,不必追求得到的多,而要立足奢求的少!
前年我曾看到过一则有关“幸福感”方面的调查。在我国,农村人的幸福感强于城市人,并不是由于农村人的生活比城市好,恰恰相反,农村的很多生活环境不知比城市差多少,他们没有多少钱,没有多少文化,没见过多少世面,尽管每天过着早出晚归的生活,尽管每天吃着粗茶淡饭,尽管每天赚的钱不多,可他们懂得知足,懂得感恩,所以他们很快乐、很满足、很幸福。
的确,快乐是没有富贵贫贱之分的,快乐是世界上所有人的权利。因此我们所有的人要享受人间的开心和快乐,开心和快乐是我们人生活中的一部分。
常言道,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快乐才能幸福,要快乐幸福就要懂得知足,凡事要想开,要学会自我解嘲,不去攀比,坚持自己的价值观,为人要真诚厚到,做事要光明磊落,用宽容的心对待世界,对待生活;用快乐的心创造世界,改变生活;用感恩的心感受世界,感受生活。做到了这些,你才能知足,也就能开心、快乐、幸福!
人生在世,所需无须太多。一箪食、一瓢饮足已。
喧嚣的都市,被太阳炙烤的灼热的马路上,行色匆匆的奔波者个个面目狰狞。为了追求永远挣不完的物质财富,人们甘愿被身外之物奴役。只是他们都忘了,世界如此之大,这渺小的双手怎能抓住太多。弱水三千,我只能取其一瓢。
在无止境的欲望的驱赶下,太多的人一路直奔目的地,却忽略了沿途的美好风景。其实,累了就歇歇。停下来,细数自己的拥有,蹲下来静静听花开的声音也是一种人生乐趣。何必丢了信仰失了纯真去填补欲望的无底洞。
知足者常乐,金钱勿需太多。
钱财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人生在世,短短数十载,弹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建议使用【Firefox火狐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JIEQI_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