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分鸾别鹤心如膏火夜自煎
首页
更新于 2024-11-07 04:13
      A+ A-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页

    分鸾别鹤心如膏火夜自煎
    永安王妃(壹)
    同光二年腊月,契丹南侵。
    宣武军节度使李嗣源的诸多女眷,于战乱中被劫掠至幽州瓦桥关,其中年纪最小的十六娘子不过及笄。
    天成元年四月,李嗣源在洛阳称帝,是为后唐明宗。
    自此七年间,明宗第三女嫁石敬瑭,封永宁公主。第十三女嫁赵延寿,封兴平公主。义子李从珂晋封潞王。
    从蓟北归来的第十六女则被封为——
    永安公主。
    李乐嫣用了两年时间,才走完幽州与洛阳之间的千里风霜。
    那日春雨迷蒙,率兵出城迎她仪仗的,是李氏宗室亲眷称为“二十三郎”的李从珂。
    随行婢女挽起车帘,永安公主露出半边清丽面容,俯首行礼时身姿纤弱,如一支风中摇曳的白玉牡丹。
    “潞王殿下。”她轻声唤道。
    “乐嫣,你怎么不唤我‘三哥哥’了?”
    小公主被问得怔住,很久才勉强笑了笑。
    直到后来,潞王在宫人口中听到幺妹深夜梦魇时的一句“阿隼”,他终于明白,自己那日的讶然,其实愚蠢得近乎自作多情。
    *
    “王兄,你瞧,这是永安新绣的鸾与鹤。”
    李乐嫣坐在西宫后苑的梨树下,双手捧着一条帕子,笑吟吟地举到潞王面前。
    他负手而立,瞥了那帕子一眼,神色淡淡:“乐嫣的女红有些生疏了。”
    更多时候,李从珂只留意到这个十六妹指间本不该有的薄茧——到底是何人,曾教她挽弓射箭?
    从同光二年的冬日到天成元年的暮春,这段光阴已足够留下太多心事与伤痕。
    关于乐嫣南归之前的一切,他从不细问,却说起了幽州以北近来的战事。
    “上月壬申日,契丹大乱,泰宁王耶律察割死无全尸,耶律稍左臂为流矢所伤。”
    提及后者时,李从珂更是目不转睛地盯着他的幺妹。她垂着眼,长睫如羽遮掩了所有情绪,看起来仿佛很平静。
    “密信上还说,正是耶律稍与寿安王耶律述律合谋,诱杀了泰宁王。”
    “这绝无可能!耶律述律残暴不仁,只有耶律娄国才会与这种人狼狈为奸!”
    李乐嫣几乎是脱口而出。
    看似无一字说到耶律稍,实则字字都在为此人辩护。
    “确实,是孤记错了。”潞王勾起唇,显然是在冷笑,“手刃泰宁王之人,确实是耶律娄国,而非那……永安王。”
    “永安王?”李乐嫣低下头,声音中有难以察觉的轻颤。
    “这是耶律稍亲自向辽国主求来的封号。听闻在此之前,契丹人只称他为‘三王爷’。”
    他忽然想起乐嫣回来时,那一声生疏至极的“潞王殿下”。
    耶律稍,正是东丹王的第三子。
    “‘镜想分鸾,琴悲别鹤,心如膏火,独夜自煎。’”李从珂用一双幽深的眼望着她,“乐嫣,你很了解耶律稍。他就是你的‘阿隼’,对吗?”
    *
 &nb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建议使用【Firefox火狐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JIEQI_URL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