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狼谷,对外也称战家屯、战家村。
短短几十年,战狼谷的确也不再像个“谷”,也不太像个村,如果不是没有城墙,实际上更像一个自给自足的小城镇。
这几天村里有点儿不太平静。
偶尔路过的外地人也许没什么感觉,但是生于斯长于斯几十年的战腾老人却怎么都觉得不对劲儿。
平时在街上呼啸而过的孩子们忽然少了,就是偶尔有那么一两个,又是泥又是鼻涕再被汗一冲的小花脸上那双眼睛,怎么看怎么有种战战兢兢的样子。
这个叫战家屯的村子依山傍水,可以说是近三百里方圆最大的一个村落了。
一条宽敞的官道从南到北穿过整个村子,把村子分成东西两块。西边地势较高,房屋隐隐约约几乎建到半山腰。东面地势较低也比较平缓,房屋也比较疏落,住户一直延伸到始于山头却打了大弯然后由西向东滔滔流去的战河旁边。
乍一看西边的房屋比较紧密,实际上官道两旁东西半村的住户差不多,都将近有一千户人家左右,所以整个战家屯将近两千户的住家,如果在把村外以及几乎接壤战家屯的人家都算上,总人数超过一万人。
这一万人中姓战的将近九成,整个屯子枝连蔓蔓连枝,几乎都能论上个亲戚。
除了入村官道南头第四家红漆大门里头的战英老爷子外,整个战家村里战腾老人的辈分就是最高的了,再有也是同辈,即使是同辈也比自己小不少。
满地跑的那些光屁股毛孩子,很多都得叫战腾老人一个曾爷爷。
正是秋末冬初的时候。
天似冷不冷,阳光暖洋洋得照得人一身慵懒。
脚下的官道平整笔直,种满道路两边超过五十年的槐树叶子已经落得差不多,在刺眼的阳光下,撒下满地细碎而扭曲的影子。
当初开辟这条官道的时候,战腾老爷子正值壮年,战腾老爷子的亲二叔提着铁锹大闹宗祠,那时规模小得多的战家屯几乎所有人都能听见老人的怒吼:
“你们破了整个屯子的风水,以后你们要后悔的!”
战腾老爷子的爹、三叔、四叔以及几个堂伯好说活劝把涕泪横流几乎骂晕哭晕在宗祠的二叔搀回了家。
“唉,老了。”战腾老爷子挠了挠没剩几根头发的头顶,“怎么净想起这些陈谷子烂芝麻的事儿?”
或许是当初二叔那糅合了悲愤、绝望的面孔和语气,也许是当时年少无畏的仅仅是嗤笑了几下的表现,也或者是官道修通后不到俩月二叔便自缢在自家大门口,自己发现时二叔那扭曲而可怖的面容,将近五十年的时间,战腾老人都没法像那些赶车挑担来屯子里头做生意的人那样对这条官道赞誉有加。
不要说赞誉,每次走到那两排巨槐的树荫下,心里某个角落都有一种隐隐的酸痛和颤栗。
五十年的时间,战腾老人出门都是走小巷,宁愿多走几步也不愿意踏上这条路。
五十年的时间,战腾老人依然没有从北到南完整得走过这条穿村而过不到三里地的官道。
今天例外。
战腾老爷子的家可以说是整个屯子里头历史最久的了。
虽然以前几乎在整个屯子的中心位置,五十年来,随着人口的增加,屯子的扩建——自然而然便沿着整条官道逐渐向南延伸——老人家的家,如果两间茅草屋一个一丈方圆围着不到三尺高土坯墙的小院也叫家的话,几乎已经到了村子最北面。
村南面战河和官道十字交叉的地方是一座天然的石桥,桥面和水面落差超过二十丈。桥西头一块寸草不生高度超过十丈的怪岩,如鹰一般矗立,朝东伸出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建议使用【Firefox火狐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JIEQI_UR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