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1章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首页
更新于 2024-11-05 15:17
      A+ A-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页

    第21章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那天听《桃花扇》,唱词里有“王气金陵渐凋伤,鼙鼓旌旗何处忙?怕随梅柳渡春江。”之语突然有感触,孔尚任写金陵,也是受了刘禹锡很大影响。
    时至今日,我们说到怀古诗,还没有人能越过刘禹锡不谈。读他的诗文发现他显然有金陵情结。他的怀古名篇《西塞山怀古》和《金陵五题》将咏史诗推向一个无人企及的高峰。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西塞山怀古》
    我每读到“黯然收”时,也很黯然。像光阴展翅,四野垂黑。几乎再没有人能将金陵的成败兴衰写得这样跌宕沉着了。好的怀古诗一定也是好的叙事诗,将风光都化在里面。哪怕是一处废墟,经他手指点过,也可以在幽幽的春草上,看见时间如何与它交欢。
    昔时王濬奉晋武帝司马炎之命造战船征东吴,于公元280年正月从成都出发,沿长江向东吴的首府金陵挺进。同年三月吴主孙皓就在金陵城上树起降幡。孙皓的败亡在于他自己的荒淫失政,失去民心。一旦晋军顺江而下,他立刻就无法抵抗,王濬烧断的,不是铁索,而是民心。梦得写的已不止是六朝事,他咏的是隆隆不变一直往前的历史。哪个王朝,哪一个人的沉堕不是因为自身已经腐朽到无可救药的地步了呢?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梦得骤然将眼界和思维都放开了。他退入到历史当中,由眼前进入到浩渺历史中,站在一块石头上,手里握着一截被大火烧断的铁链。远处是超然世外的西塞山,青山无言见惯征战杀伐,流水有声带走六朝金粉。渐渐地,我们都随他步入虚空之中,仿佛置身于滔滔的河流之中,不再拘泥于一人一事的得失,不再流连一日一年的情绪,不再执迷于此一生,回首处,心已行过千万重山。
    人生仓促,自然永恒,人身局限,光阴浩淼。这种对比足以强烈到让人黯然到怆然泪下。人在这世间苦心经营一辈子,纵然功成十分,能够安心享用的,又有几分?如同手握沙砾,到最后还是要散失开去。有什么可以永生不忘,有什么可以至死铭刻?何人何事我们可以劝服自己这样值得?
    我们的心是荒野还是沃土。
    很多人最早知道刘禹锡是因为他的《陋室铭》,课本上的刘禹锡是平直刻板的。像木刻版画上的人形。这样留在记忆里的印象是一个清寒孤高的书生,穷困潦倒地在自己小小的一间陋室里发出激愤之音。然而这并不是真正的刘禹锡。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陋室铭》
    在这篇铭文的最后,他省略的话是“君子居之”。事由某次孔子要搬到东夷去,那是东方偏远的少数民族地区,有人说那里太简陋了,孔子说“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他认为自己是君子。《陋室铭》呈现出是君子所理解的“道”:在简陋僻静的地方居住,所交往的人都是君子贤人,大家有共同的理想寄托。这样愉悦。那么身体所居住的环境又有什么可在意的呢?即使如此,他被贬安徽和州时困居陋室的激愤之作,仍不足以代表他全部的精神风貌。这个屡遭贬谪的男子,清高不屈桀骜都是有的,隐逸却未必。他一直有着很强的用世之心,而隐逸之道,与他的人生理想两相背离。
    真正的刘禹锡很有豪性,书生意气不能说没有,但更多时候他是在做着很实际的事情,为国为民。再说他哪算是穷困潦倒的书生呢?入仕之后的他,即使屡遭贬谪也是一直当着不小的官。
    有一种人,在红尘中翻转多时还是会回到他自己的天地中,有一种人,即使把他放逐到天涯海角他

Loading...

内容未加载完成,请尝试【刷新网页】or【设置-关闭小说模式】or【设置-关闭广告屏蔽】~

建议使用【Firefox火狐浏览器】or【Chrome谷歌浏览器】打开并收藏网址!

收藏网址:JIEQI_URL

上一章 目录 到封面 加书签 下一页